孩子网瘾是谁的错(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网瘾是谁的错(一)
案例分享:如今是电子信息化时代,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喜欢用手机寻找答案。特别是孩子只要有手机,不吃饭、不睡觉、不上学都可以,手机可以满足一切需求。手机里的小游戏,深深的吸引大多数的孩子,活在虚拟世界中,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偶尔玩游戏,没有关系。最怕成瘾,离开游戏像丢了灵魂,不知何去何从,没有人生目标,没有活着意义。玩网瘾像吸食鸦片,陷入无底沼泽,难以摆脱。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脱瘾,走出沼泽呢?
案例分析:其实,爱玩游戏的孩子,都属于能量不足。如果想让一个孩子改变“脱瘾”,一定有内在的力量,外在的注力。这个改变需要孩子内在配合,首先是正确认知。举例说明:雯雯天天拿着手机不撒手,父母带她出去玩,都要带着电子产品。当父母建议雯雯少玩游戏的时候,雯雯回应“现在有那么多网络公司玩游戏,做游戏,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我用压岁钱买了许多游戏装备,一定给这个公司创建了很多财富”。雯雯对游戏的认识,让我深深的感觉到有充分的理由。所以帮雯雯建立正确的认知观,非常重要。当我和父母找了很多素材后,雯雯恍然大悟,原来很多发达的国家,是禁止玩网络游戏的,何况“网瘾”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已经被归到精神疾病的范畴里,就像一种精神药片,是在绑架人的意识。游戏影响学业,影响身体,自己的人生将由谁来负责”。当雯雯认真去了解网瘾真正含义时,后知后觉到它不是一件好事,要重新认识这件事情了。其次是做全体接纳,大家都做什么易影响孩子也去做什么。当所有的人都在捧着手机,玩游戏的时候,很难有别的孩子不受影响。举例说明:王女士说儿子毛毛玩起游戏,不吃不喝,生活全乱了套。初次见毛毛,发现他是个健谈的孩子,三言两语直奔主题聊网瘾。毛毛告诉我,其实他一点不喜欢玩游戏,但因为没事干,所以才玩游戏。同学们也热爱玩游戏,这种氛围,这种环境,耳濡目染的接纳了。毛毛深知自己被群体影响了,不玩会遭到同学们的冷落,没有共同语言。时间久了,毛毛发现手机仿佛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无法割舍,难以割舍。不仅视力变差了,成绩也越来越退步了。
案例建议:如果让孩子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必须时刻提醒他自省,愿意改变不好的习惯。当然光有正确认知还不够,还要帮孩子营造群体意识。这些群体都是不玩网络游戏的孩子,这些群体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我的建议帮助孩子寻求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构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集体。最好做团体辅导,个人成长。一群孩子欢聚一堂,每个人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自己成长中有趣的事。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