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东西被抢走怎么办?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孩子东西被抢走怎么办?
昨天,带女儿到小区广场吹泡泡,她正玩的起劲时,一个胖胖的小男孩飞快跑到她身边,一把抢走了她手里的泡泡。女儿见东西被抢,哇哇大哭,非得拉着我去把泡泡夺回来。我看了看那个小男孩,已经在那吹起来泡泡了,我一个大人怎么好意思再夺回来呢?于是,我就安慰女儿,算了,我再给她买一支新泡泡玩。回到家,女儿把这件事跟她爸爸说了,她爸爸立马说:“下次再有人抢你的东西,一定要记得夺回来,那是爸爸妈妈给你掏钱买的,是你自己的东西,别人礼貌地借着玩可以,但抢走,我们坚决不能让。”本来,我想说老公太宠女儿了,一点小事,就怕委屈孩子。可是老公义正辞严地把我批评了一顿,最后还上升到说我是个不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还列出了发生在我身上的很多实实在在的例子。这时,我才猛然惊醒,一个小小的让泡泡问题,可能会对一个孩子造成很严重的不利影响。事实上,不仅我,很多家长在孩子东西被抢时,都会安慰孩子:“算了,让给对方吧。”这其实会让孩子很委屈,很憋屈。因为明明是他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为什么不能夺回来?还要算了、让了?这样看似大度,不计较,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时间久了,孩子要么变得软弱,要么长大后像我一样变成不懂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而且,孩子还可能会觉得家长不爱他、不能保护他、不值得依靠。所以,孩子东西被抢走,是夺回来还是算了?多数宝妈可能做错了,要及时改正。
分享出于自愿,委屈地忍了不可取
其实,宝妈们弄错概念了,让孩子学会分享、谦让、大度、大方,是要做事情公平公正,孩子也出于自愿的情况下。如果孩子的东西明明被抢了,属于受害方,宝妈还以“大度”的姿态,让孩子算了,让给别人,那就是在委屈孩子,也是在教孩子助长恶劣行为。这样,他长大不会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在看见不平的事还会冷眼旁观。如此,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弱势”的、“扭曲”的,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所以,宝妈要记住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前提是孩子自愿,让其委屈地忍了不可取。
谦让是美德,不让是权利,尊重孩子的想法
另外,宝妈也要告诉孩子,夺回自己的东西,不愿意分享出自己的东西,并不是自己自私小气,不能被他人“道德绑架”。因为,谦让是美德,不让是权利,自己没有对不起谁。这样的话,孩子在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中,就不会违背内心,做一些不情不愿的事情了。再说了,如果他与人真心相交,自然愿意分享和谦让。他如果不满对方“抢夺”的做派,就算委屈自己谦让了,也换不来对方的尊重和好感。所以,宝妈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教他“不欺人,也不被欺”的道理。宝妈们,你家孩子东西被抢了你会怎么做?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