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式育儿的虎妈猫爸

0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丧偶式育儿的虎妈猫爸

 

生活中,相信大家都对“虎妈猫爸”、“慈父严母”并不陌生。在家庭教育中,一样为了孩子的成长焦虑、头疼,但爸爸妈妈的态度可能完全不一样。本期的《放学后》节目带我们走进了这样一组家庭——“霹雳妈妈”和“随性老爸”,就女儿写作业的问题,两个人却是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妈妈负责武力输出,看孩子做作业靠“吼”;爸爸负责端茶送水,佛系调解内部矛盾。。。。。。大家的战线虽然一致,但育儿观念却天壤之别。

 

这样会带来一个小问题:

 

在不同的教育观念碰撞下,时间久了,孩子们完全知道应该如何投其所好,从而为自己获利。

 

电视剧《虎妈猫爸》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赵薇饰演的妈妈为了让女儿能上全市最好的小学,为其制定了近乎严苛的学习计划:孩子每天不仅有做不完的功课,还要为了强健体魄每天在小区楼下跑圈。佟大为饰演的爸爸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过度的“望女成凤”无疑是拔苗助长。因此,在妈妈为孩子的教育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常常做出一些拖后腿的行为。。。。。。关于这个问题,兰海老师在《放学后》节目中提出:孩子在小的时候,确实是妈妈对于孩子的影响更大。但是在9岁以后,爸爸的影响逐渐变大。家庭教育中,没有孰强孰弱,没有声音高低,父母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大家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在教育环境中,孩子、父母和教育者各司其职,彼此尊重信任,才能达成合作,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

 

合作关系的前提是平等,这里提到的平等并不是绝对意义的相同,并不是说爸爸肩扛100斤米,妈妈也要肩扛100斤米。而是大家尊重各自差异,倾听彼此心声,在平等的前提下建立的合作关系才是健康的。在本期《放学后》节目中,商讨到女儿学习拉丁舞的问题,妈妈和女儿一致同意,却没有倾听爸爸的建议,这样“有限的民主”在家庭教育中是不可取的。面对艰巨的家庭教育,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应该是合作关系。孩子的成长需要三个人互相配合、彼此支持,而不是指挥与被指挥、嫌弃与被嫌弃的态度。

 

育儿观念上的冲突,会引发夫妻二人激烈的争吵,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爸爸们退避三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妈妈经常抱怨爸爸参与太少,争吵一旦开始,就一定会分出胜负。几场战斗下来,爸爸就从积极到消极,从参与到旁观了。就在妈妈的自以为直接导致爸爸脱离团队合作的时候,团队中的另一个合作者——孩子,又是什么情况呢?第一组数据来自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美国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6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人均来自无父家庭。第二组数据来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的父亲节讲演时候,他说:生活中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落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5倍,他们将来弃学的可能性高出9倍。以上这些都展现出爸爸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基础,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在于:提高孩子在社会中的抗衡能力,同时缓解母子之间的关系。0~6岁,爸爸的参与能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安全感;6~12岁,则能帮助孩子能够有更多思考的多样性与空间。

 

孩子比妈妈想象的还需要爸爸!

 

那么,问题来了: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让爸爸充分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呢?

 

❶ 关于育儿问题,大家出现不同的意见,首先要做的是倾听,多去倾听对方的想法,多去理解对方的想法;

 

❷ 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他这样做的原因。认真去理解对方的观点;

 

❸ 用语言肯定对方的积极的一面;

 

❹ 即使做得不恰当的地方,也理解对方是想尽力完成好养育孩子的工作;

 

❺ 说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

 

❻ 试图去找到双方认可的一些方案。

 

通过不断的沟通,爸爸和妈妈更容易达成一致。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步骤很麻烦,但持续的练习会让沟通更加容易,请给自己和对方一些时间去慢慢改变。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召开家庭会议也是个好办法。根据共同遵守的会议流程,大家畅所欲言,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同等的权利,都能表达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孩子拥有选择权,他选择一个方案,并去执行。通过家庭会议,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说出自己看法的机会,慢慢就会接纳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方式。哪怕问题没有百分百地达成一致,但是这种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的家庭会议模式,很适合大家学习。

 

除此之外,为防止出现不同意见,我们还要做一些长期准备。

 

❶ 父母经常进行沟通,达成一致的意见:如对孩子的期望、孩子要达成的目标、家庭规则等方面;

 

❷ 发现和肯定对方的价值,对方对孩子成长的益处;

 

❸ 各自发挥强项,有联合有分工;

 

❹ 促进家庭的凝聚力(家庭共同娱乐、共同运动、共同游戏);

 

❺ 反省自己,反思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哪些不当的地方,尽量避免代入对孩子的教育中;

 

最后要强调的三个方面,一定能帮助所有人处理好夫妻关于育儿问题的分歧。

 

❶ 父母要建立相同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目标;

 

❷ 父母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成长规律;

 

❸ 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要争谁对谁错,而是促进合作、相信对方。

 

家庭需要鼓励爸爸的回归,社会需要树立爸爸的形象作为榜样。希望我们每个人在家庭教育中,都能多给另一半支持和鼓励,让信任成为彼此成长的桥梁。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12-2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