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调整孩子们的关系(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父母调整孩子们的关系(上)
昨天我跟二宝说:“你去看看你姐姐饭吃完没,如果没吃完你催一下她。”二宝说:“我如果去催姐姐,姐姐又要说咱们家什么时候有你说话的份了?”听了这话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一句话就道出二宝在家里的地位。记得我们小时候,很多都是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待兄弟姐妹的态度一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大的要让着小的。
很多我们这个年龄阶段成长起来的人,深受这个理念之害,从小老大就不如老二得到的关注多。所以等自己有了二宝后,就特别注意不要让因为小的,而忽略老大的感受,甚至很多妈妈为了弥补老大心理上的落差,在有了二宝之后加倍地对老大好。这就造成了老二在家里地位低下的情况。其实,不管家长如何偏心,归根结底是想用一方妥协的方式来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两个孩子关系好,那么家长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平衡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呢?
不要偏心一个伤害另一个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这样问的:父母可以偏心到什么程度,心理伤害有多大?
下面有个回答是这样的:
有次我坐车,旁边是一家人,弟弟大概四五岁,姐姐十三四岁。弟弟要喝酸奶,那种小盒子的酸奶,妈妈掏出一盒,然后对姐姐说:“弟弟喝不了,剩下的给你喝。”姐姐没吭声。弟弟果然没喝了,妈妈就把剩下的给姐姐了,姐姐接了,没说话,像拿垃圾那样拿着。过了一会儿,弟弟要吃桃。妈妈拿出一个桃,对姐姐说:“弟弟吃不了,剩下的给你。”弟弟果然啃了几口就不吃了,妈妈又把剩下的桃给了姐姐,这次姐姐没接。
全程,姐姐都拒绝和家人交流,一句话都不说,甚至不愿意看家人一眼。真是十分心疼这个姐姐,然而,在多子女家庭中,虽然真的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但过于偏心老大或者老二,对另一个孩子都会造成无形中的伤害。我家老二刚出生时,每每老大做错事批评她,她都会说“我不要弟弟了”,明明跟弟弟没有任何关系,她却认为是因为有了老二我才会批评她,言外之意是我没有以前爱她。后来我为了消除她这种想法,批评完她我会故意当她面这样“批评”老二:你看看姐姐,批评姐姐她就知道错了,立马就改正,这就是正确的态度,你如果以后长大犯这样的错也得挨批评!
这样的话听在老大耳朵里,就传达给她三个这样的信息:
❶ 犯了错改正就好,表面上我是在“批评”老二,实际上是在表扬老大知错就改的态度。
❷ 我是对事不对人,谁犯这样的错都会挨批,这是原则问题,不是偏心谁不偏心谁的问题。
❸ 老大刚挨完批评,老二就挨“批评”,让她觉得老二跟她是一个阵营的,无形之中跟老二就有“同病相怜”的感觉,几次之后我再批评老二,老大开始维护起老二来。
当然,这都是在老二较小的时候,这时候的二宝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大人只需要满足他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就行,等到老二长大点,有了自我意识,就必须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凡事弄清楚来龙去脉,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公平公正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看到父母处理事情的态度,不会再因为做错事被批评而认为父母爱另外一个孩子不爱自己,有了这样的意识,也就不会因为嫉妒而去跟另一个孩子产生矛盾。
不轻易给两个孩子的关系贴“标签”
美国儿科学会(AAP)的调查显示,在美国80%的家庭有两个或多个孩子,孩子之间产生冲突很自然,在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更多的是身体冲突,年龄较大的时候更多的是言语争论。同性的兄弟或者姐妹组合,比异性的兄妹或者姐弟组合,有更多的冲突;年龄相隔较小,尤其是相差两岁以内时,手足间会有更多的冲突。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只要是多子女家庭,就基本上没有完全和平相处的,大多兄弟姐妹其实都是“相爱相杀”,所以父母要知道,孩子之间有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之间的小小冲突就擅自给两个人的关系下定义,觉得“两个人关系不好”。有的家长喜欢跟别人说“我家两个孩子关系不好,总是喜欢打闹”,孩子长久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自然而然地就从心底认为自己跟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是不好的,这种心理建设下孩子就不会认为彼此之间的小矛盾是兄弟姐妹之间正常的矛盾冲突,久而久之这种“关系不好”的种子就种在了彼此心里,长大以后也难以复合。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