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是为了孩子成长

12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惩罚”是为了孩子成长

 

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大多做父母的都喜欢孩子听话,不犯错误,常常用”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来要求,如果孩子太不“听话”,家长则习惯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怎样惩罚孩子?是家长实施教育时,不可回避的问题。稍重的惩罚还可能导致极端行为,由此看来,没有惩罚不行,惩罚方式不合适更不行。惩罚是一种警示行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一种强化手段,伴随惩罚的是紧张、压力、害怕、恐惧。。。。

 

家长惩罚孩子,目的是要约束孩子不良行为,但又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个性和心理健康,这个度很难掌握。我的咨询感受是:来访者的家长基本上没有“度”的概念,如果有的话,就是怎样把子女管成一个“乖孩子”,至于造成什么性格扭曲和身心伤害,考虑的并不多。家长这样做的前提是:大人永远是对的,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家长这样做的信念是:打是严,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棍棒底下出孝子;惩罚你,是为了你好……

 

惩罚是一门艺术。要让惩罚发挥良性效果,我觉得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惩罚之前先警告,先对孩子警告一两次会让孩子警惕。要言出必行,假如警告后再犯错,就需要实行惩罚的诺言,否则,就成为吓唬孩子的游戏了,这样次数一多,孩子也知道对这样的”警告”不必较真,从而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同时,惩罚要及时,说“等爸爸回家后,就有你瞧的!”,等爸爸回来真对孩子惩罚时,也许孩子早忘了惩罚的原因了。惩罚时,要尊重孩子的自尊,最好不在公开场合惩罚孩子,也不宜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对事不对人,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受惩罚,被惩罚是因为做了违背基本规范和原则的“出圈”之事,让孩子明白,违规就可能受罚,这是社会的“游戏规则”,受到惩罚,并不等于父母就不爱你了。

 

惩罚针对的是你不良行为,而不是对你个人的全盘否定。如果家长惩罚方式不当,孩子不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就很难理解父母惩罚的善意,当孩子把惩罚理解为一种恶意时,就会在心底产生抵触和反抗,惩罚也就失去了积极意义。一般说来,要孩子体会到父母惩罚这种“含蓄而深沉的爱”,需要时间,有的要到自己成为父母时,甚至在自己父母去世后。惩罚的目的是警示行为后果。不是为惩罚而惩罚,而是为孩子更健康地成长。有时候,如果不惩罚也能达到效果,也可以考虑不惩罚。

 

当智慧的老师看到一学生用泥块砸其他同学,就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办公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同学早已等在那里。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他,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www.xmxljg.cn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9-04-30
标签 : ,,,,,,,,,,,,,,,,,,,,,,,,,,,,,,,,,
分类 : 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1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