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玩手机对孩子的影响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家长玩手机对孩子的影响
手机究竟是什么妖怪,为什么爸妈都爱它?
前段时间,在德国汉堡St. Pauli区街头出现了长长的一队游行队伍,他们举着自制的标语牌缓慢的穿行在街头小巷,周围还有不少警察专门为他们保驾护航。这条排得乱七八糟的队伍,喊着“奶声奶气”的口号,原来全是“熊孩子”们!他们有的扯着嗓子在努力的喊着口号,还有的举着写的歪歪扭扭字体的各种标语牌:
“和我玩!而不是和你的手机玩!”
“我们在这里!我们表示抗议!因为你们永远只想着自己的手机!”
原来,他们正在通过游行的方式,表达对那些天天沉迷刷手机的爸妈们的不满!
美国某教育机构随机抽取了1000名年龄在13到17岁的青少年做了调查,33%的孩子都很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在平时放下手机,多和自己沟通。
一“手机党”爸妈对孩子的影响
1.培养出“手机党2代”
曾经有网友在微博上写出自己在地铁上看到的一幕:爸爸和孩子一起坐地铁,孩子一直想跟爸爸聊天,可是爸爸一直在玩手机;于是孩子百无聊赖从书包里拿出手机玩,结果爸爸一巴掌拍在孩子头上,斥责道:“整天不知道读书,就知道玩手机!”这位爸爸其实忽视了家庭教育中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和自己实行双重标准,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会被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模仿。一个人对待手机的方式,亦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被孩子模仿的不止是父母的行为,还有行为背后的态度和想法。鲁迅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被手机浪费掉的,是孩子本该用来上进的时间和精力。
2.忽视孩子的安全问题
当爸当妈的都知道,看孩子是一件“无法分身”的事情。但是最近因为父母玩手机,造成孩子安全问题的事件频发。比如“妈妈商场玩手机,孩子一下不见了”,还有带孩子去海边,玩一会手机的功夫孩子就没了,甚至还有“熊爸妈”孩子都走丢十余小时了,自己刷朋友圈才知道。
3.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性格形成
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把父母对孩子“不要求、不回应”养育方式定义为忽视型。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曾做过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研究人员针对183名5岁以下小孩的爸妈进行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当父母越沉迷于手机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时,他们的孩子就越会变得多动、脾气暴躁、还很容易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备受挫折。
二 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1.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在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阶段,要多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著名的“父亲角色”理论指出: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游戏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就是与孩子游戏,满足孩子对兴奋活动和探索外部世界的需求,所以说父亲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个“小伙伴”。爸爸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把手机调成勿扰模式放入抽屉,然后陪孩子玩游戏、聊聊天。通过这样小小的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
2.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华盛顿大学有项实验证明:孩子从10个月起,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7岁时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除了减少孩子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引导孩子专注思考问题,过后分享想法的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 ,爸爸的发散性思维、有建设性的讨论,有助于引发孩子们的高涨的情绪和发散性思考。
3.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观念其实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学会把每天的生活、学习、娱乐时间提前计划好,可以提升效率,保护时间不被“无聊地打发掉”。从小让孩子知道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父母不需要扮演督促的角色,而是扮演提醒、引导的角色。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 http://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