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让父母难教育(上)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啃老族”让父母难教育(上)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被父母供养着。他们就是所谓的“啃老族”。由于这个年龄的人大多在20到30岁,所以这种现象又被称为“2030”现象。
典型个案:小雨成了“啃老族”
小雨今年25岁,身高一米八,长得高高大大。但是,他大专毕业两年了,至今仍然闲在家里,说是要等到有合适的工作再去上班。其实,小雨刚毕业的时候,是有一份工作的,只是工作不久,小雨觉得工作压力太大就辞了职。小雨妈妈听说儿子的工作很累,更是心疼,就让儿子在家等着,托一个亲戚再找个好工作。
小雨是独生子,父母已年过五旬。母亲几年前下岗,就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小雨父母总是念叨,孩子生在这个家真是受罪了。既然觉得欠孩子的,对小雨,父母自然就百般疼爱,从小就尽力地满足孩子。而且,小雨凡事都是父母全方位地照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伺候得很周全。小雨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上小学二年级了还不会系鞋带,直到一次学校组织比赛,其中一项活动是系鞋带,这才让他在一个晚上学会了系鞋带。
转眼,小雨长大了,直到去外地上大学,妈妈总怕他在外面受苦,便常常给小雨寄钱,而自己却省吃俭用。养儿防备老嘛,将来要指望儿子啊!
没想到,小雨毕业两年了,至今还在家里吃闲饭。每到吃饭的时候,父母总怕儿子心情不好,还要小心翼翼地让儿子吃好喝好。母亲还隔三差五地主动递上些零花钱,怕儿子手头为难,更怕儿子心里为难。
最让父母发愁的是儿子的婚恋大事。还好,小雨从去年有了女朋友。儿子有了女朋友,也到了岁数,虽说没有工作,可该结婚还是得结婚啊。年轻人结婚都要楼房。按如今的房价,至少也要几十万。家里哪来这么多钱?可是不给儿子买好楼房,岂不是对不起儿子,将来怎么指望儿子?于是,小雨的父母想尽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在亲友中挖掘了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结果是积蓄加集资加贷款,总算给儿子买了房,结了婚。当然,一切借款和贷款,小雨没有一丁点儿责任,父母也没有让儿子承担的意思。
婚后,小两口过得倒是挺好。小雨的妻子本来在一家企业里打工。后来,小雨说妻子的工作太累,干脆不让她去上班了,说一块等待好工作。这下好,小两口一日三餐来父母家吃饭,饭后回到自己的楼房里等待好工作。结果是好工作没等来,小两口反倒都不愿出门了。特别是小雨,每天吃完饭就是看电视,连人都不愿见了。
小雨的父母这才感到不妙。一来担心儿子成了废物,怕指望不上了;二来担心这样坐吃山空,不要说还账,就是吃饭都成了问题。为此,小雨的父亲内退后继续返聘在单位里看门,小雨的妈妈摆起了货摊。可是,小雨依然故我,继续在家里等待合适的工作。小雨的父母实在困惑不解:孩子这是怎么了?这可怎么得了啊!
心理探源:亲子一体化心理的苦果
小雨这是怎么了?按时下一个时髦的说法,小雨成了“啃老族”。
有人把啃老族称为“新失业群体”,这实在有点勉强。因为他们是放弃工作,是拒绝工作,是逃避责任。即使上面谈到的最后一类,也是不愿再就业而“主动失业”的。“太辛苦”、“太累”,这几乎是啃老族拒绝工作的共同理由。而他们正在老去的父母,却为了生计埋头在“太辛苦”的工作里。所以,严格说来,啃老族从根本上说并非失业惹的祸。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催生了“啃老族”呢?
虽然“啃老”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可确实在我们的国家里这个问题更突出。原因当然是复杂的,有社会的影响,有教育的关系,但关键的还是家庭。说起家庭方面的原因,我们会自然想到父母对儿女的溺爱。但从心理学角度看,更深层、更根本的原因,关键还在于我们所特有的家庭亲子观,啃老族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亲子一体化心理”的一颗必然的苦果。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n
官方网站:心理鸡汤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督导:心理辅导 ◆ http://weibo.com/fjxlzx/
专家督导:心理治疗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微博:心理词典 ◆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心理课堂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
公司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