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有房的心理成因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婚前有房的心理成因
一部电视剧《蝸居》红遍了大江南北,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热门词“蜗居”。的确,现实生活中,在一个城市里生存的关键就是房子。可是,在房价节节攀升的今天,许多市民都会“望房兴叹”。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有房才有家,有家才有归属感,房子也成了婚姻的必备品。但其中亦不乏有些人无力购买房子,从而导致男女双方分道扬镳。时下,“嫁人还是嫁房子”便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没地儿住还结什么婚?”大学毕业已两年的北京籍的刘茜茜和贾晓宇面对婚姻的前提条件相当一致,尽管俩人相恋五年,感情也相当好,但是没有房子谁也不会先勇敢地提出结婚。
刘茜茜和贾晓宇每家在北京都只有一套房,俩人要是结婚就都得从家出来重新找地方,租房俩人谁也不乐意,结媒得有房的观念深入人心。
刘茜茜不愿意是因为没房就结婚会让父母遭受邻居或亲戚的耻笑,而贾晓宇更是认为要先给心爱的女朋友一个保障才行。
就这样,眼看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走入婚姻殿堂,俩人却还在不断纠结,虽然好事多磨但更怕夜长梦多。就怕当有了房子,身边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人。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房子成了横在婚姻面前的一座大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爱情杀手”。大家在反驳甚至是痛斥“现实”的女性的同时,也该客观冷静地正视这个问题。
首先,从本质上来说,房子是什么?为什么需要房子?了解了这样的问题,才可能更加贴近事实的真相。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房子就是家,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有房子就有一种安定的感觉。没有房子就没有归属感,无法保证基本的生活质量。
其次,来自家长的压力。天下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安家立业”,房子当然是首要条件,没有一个温暧的爱巢,固定的居所,如何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家长怎能安心放手?
另外,我国目前的租房体系并不完善,不像一些发达国家,公民租房成为常态:一方面发达国家有着很高的公共福利水平,租房居住完全可以达到满意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人的流动性强,租房比买房更方便。反观我国现状,公共福利水平和租房生存所必需的配套建设非常不完善,租房只 能是权宜之计。没有房产证,孩子上学就要交借读费;没有房产证,就无法获得户籍,就不能享受 城市所有的社会福利……现行的很多社会制度都依托“房屋产权”而设定和存在,房子怎么能不重要?
在如此严峻的现实面前,“望房兴叹”的适婚男女难免左右为难,一边是难以割舍的爱情,一边是现实的无奈。俗话说:“做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个婚前不能给自己提供一个象征“保障”的房子的男人,能否成为托付终身的对象,许多女性在心中打出了问号。
女人相对于男人更缺乏安全感。所以,女人选择“物质婚姻”情有可原,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的确,婚姻和爱情有很大的不同,爱情可以只是精神上的,而婚姻则必须要有物质作为保证;爱情可以天天都风花雪月,而婚姻则不得不担心柴米油盐;爱情可以我行我素,而婚姻却需要缔结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爱情可以穿越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的束缚,而婚姻却总是遭遇各种各样的精神枷锁。因此,女人为了自己的将来考虑,总要为自己的婚姻寻得最基本的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的,婚姻和物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问题是,婚姻幸福和房子是否可以画上等号?这样的要求是否合理?很多人认为,有房才会使婚后的生活更加稳定,幸福才会更加长久。也许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实生活中那些没房没车的婚姻生活是否就一定是不幸福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结婚最好有房子”无关对错,但如果成为“一票否决”的条件,就要出问题。
两个相爱的人结婚,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美事。但没有感情,再华丽的豪宅也难以容下一段和谐安定的婚姻。片面地、执着地追求“结婚必先有房”最终可能导致失去爱情,失去原本属于你的美满婚姻。对多数女人而言,一个好的男人才能真正给她安全感,这才是核心所在。
不要因为眼前的房子蒙蔽了你的双眼,物质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获得,而爱情则是可遇不可求的。
咨询热线:0592—5515516
课程电话:15305020431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