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拖延”已成为习惯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你的“拖延”已成为习惯
权威心理专家:著名心理学教授郭潇赢
【心理疑问】
你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吗?
你觉得自己的拖延习惯开始于什么时候?
你知道拖延症源自我们怎样的心理因素吗?
你觉得拖延症有必要放弃吗?
你觉得拖延和控制有什么关系?
拖延在当今已经风行为一种病,美其名曰拖延症,还有人说它的实质就是懶惰。但只要想想,我们试图摆脱它的艰难程度,以及它几 乎已经成了我们的办事习惯和方式,我们就知道拖延症有多么可怕了。
拖延像个影子一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如有一位律师因为拖延症差一点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因为一个案子的材料迟迟不提交,被法官判为藐视法庭,并给予一万美元罚款,加以吊销律师资格证,以示警告。相信你也饱受过这种慢性病的残害,如作业总是不到最后时候不动笔,工作总是等到最后期 限才开始行动,而最终导致学习上考试受挫,工作中加班加点完成累积下的工作量,使得自己身心倶疲,还没有任何效率可言。要想克服拖延症,我们必须了解它的产生原因。
其实拖延症的形成大部分取决于我们的内因。相信我们的童年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小被父母老师监督、敦促学习,在责骂声中,打一鞭子走一步,而不是自我主动学习。那时我们对别人安排的事情没兴趣,甚至很是反感别人来安排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但是由于自身力量弱小,我们没有正面反抗的勇气,便选择拖延作为对抗的方式。
大人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偏不想做,而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则可能受到更加严酷的对待。既然不得不听从安排,我们便将事情拖延到最后再开始行动。这种逻辑看似幼稚,其实是造成我们拖延症的主要原因。我们用拖延的方式逃避对大人发火和自身无力的恐惧感,并获得一种控制感。虽然对事情的控制有点自欺欺人,但是如果没有任何 控制感,我们会无比恐慌。为了不恐惧,我们只能用拖延来进行反抗,至少我们还有一点拖延可以控制。在那种处境下我们尝到了拖延的好处,并渐渐被它支配,为日后拖延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和行事方式 埋下种子。
我们内心厌恶一切来自外界的支配和控制。当别人给我们布置任务时,我们感觉受到了强迫,很难按时完成,甚至到了有自控能力的成年阶段,我们也以不按时完成别人的分派为喜。所以,对事务内容没有主动的意愿,即使我们应该去做,我们也把这些事项划分到了自我被控制、压迫的领域,并用扩大化、已经成为习惯的拖延来对付。 其实拖延只是表象,本质便是我们要获得自我控制感。
拖延只不过是我们幼年养成的,用来对抗强迫、逃避恐惧,从而获得一点小小自我控制的方式,而且是最没有成效的逃避方式。但它 已经成为我们习惯中的一部分,并且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问题。所以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拖延的恐怖性,摆脱这个不良习惯总是有益无害的。
【心理结语】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被要求完成一些事,同时我们也在要求别人做一些事。由于幼年的缺乏自制力,我们不该盲 目地将一切安排都归为那些事让自己受到了强迫。要记住,有些事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比如社会关系正常运转中的责任、义务。另一方面,即便我们受到强制时,也要用自己成熟的心智,选择合适的方式 来表达我们的愤怒与不满,比如进行沟通,来实现自我控制感,而不是应用消极无效的拖延来应对。
咨询热线:0592—5515516
课程电话:15305020431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