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行为的背后(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自残行为的背后(下)
寻求感觉刺激
有些学生进行自我伤害是因为“刺激”、“个性”、“好玩”。
国外研究表明,21. 9%的青少年自我伤害想法来源于报刊、影视及网络。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很可能会影响青少年,使其产生对自我伤害行为的好奇心误认为这是好玩、前卫的行为,从而去模仿这种行为,追求很“酷”、很“勇敢’的感觉。
模仿心理导致自残
看到自残的同学得到了一些好处,盲目模仿导致自残。“初一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喜欢自残,当时我就和她学。”当时第一次觉得自残真的很酷,后来越来越狠了。因为第一次的刺激往往比接下来的自残所带来的的刺激要深刻,所以自残的程度会慢慢加深,而且这种由于学生好奇模仿心理引起的自残行为,会向感冒一样传染,像毒品一样上瘾。
攻击欲望的宣泄
针对青少年的调查表明,自伤个体大多伴有攻击行为,在他们没有其他可利用的交流方式来表达攻击性,并且缺乏延迟满足和延缓敌对欲望的能力时,自伤作为一种手段可以避免攻击他人的行为出现。因为攻击他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排斥,自残者就将自己的身体作为攻击目标的替代品,来宣泄攻击的冲动。
家庭环境和教育
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背景,家庭环境对自残行为有很大影响。在12–18岁的自伤者中在家庭内存在困难的占很大比例,由于离婚、分离或死亡等造成了家庭破裂的儿童自伤机率是享有良好照顾的青少年的20倍。另外,社会上普遍认为自残和自杀是直接相关的,但康奈尔大学研究表明,尽管自残在造成身体的损害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死亡,但是自残者的目的并不是要自杀。比如如果是自恨产生的自我惩罚行为,当自恨进一步恶化,则易于导向自杀;但如果是对痛感成瘾,则基本和自杀关系不大,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