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有时需一点“强制”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中心-教育孩子有时需一点“强制”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教育孩子有时需一点“强制”

 

  编辑:徐蒙蒙

 

  小男孩逃避跳水有他自己的理由:他不喜欢、甚至有点害怕跳水--那长长的跳板又高又窄,晃晃悠悠根本走不稳--在他眼里,跳水太恐怖了!但是爸爸并没有理会他的辩解,并且狠狠地打了小男孩的屁股,批得他再也不敢逃课了。

 

  几年以后,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熊倪。

 

  当然,不是因为有了熊倪这个成功的例子,就表明家长应大包大揽替孩子做出决定,强迫他学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但熊倪本人对些看法还是值得参考的:小孩子的要求不能全答应,在决定孩子该干什么之前,父母应该先搞清孩子有什么优势,为什么该干这个,最后才决定怎么做,但不能盲目屈从他的选择。

 

  类似的故事,也在我和我儿子身上发生过。

 

  我有一个忘年交,是一位离休的大学中文系教授,总结出了一套寓教于乐的作文训练法,在她那里学习的孩子,写作进步非常明显。我想把儿子也送去学习,每周半天。

 

  儿子坚决不同意。我说那里可以唱歌、朗诵、猜谜、画画、演戏、讲故事……可以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掌握作文的秘诀;我还告诉他,有好多家长想磅小朋友去学习,人家都不收,因我和教授的关系很好,才答应收他……没想到,好话说了一大筐,儿子并不领情,自始至终就两个字:不去。最后我急了:“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再说一个‘不’字小心我揍你,揍完了还得送你去!”儿子头一次去上课,也是名副其实地被我押送了去的。

 

  所以,刚开始时,儿子难免对活泼、轻松的作文课冷眼相对。不过,没多久,他就完全融入这种全新的课堂氛围,爱上了这个作文班,每到上课时,比我还积极,连星期天的懒觉都不睡了,起得比平常上学时还要早些。虽然,他对我最初的“强制”态度还是有意见,背后跟他爸爸告状时用了诸如“究穷凶恶极”一类的词泄愤,但当我开玩笑说,那干脆不要去上课了时,他却头摇得像拨浪鼓,讪笑着跑开了。

 

  如今课外的班不少,但我想,真正主动要求学的孩子并不会太多,过重的课业负担,使许多孩子仅仅是出于对“学习”两个字的抵触,就忽略了学习本身可能会带来的快乐。年纪越是幼小的孩子越容易这样。在这种时候,我想家长不妨使用一些“强制”的手段,亲手把孩子送进、推进学习的轨道。一旦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了乐趣,自己就会爱上学习,并自愿坚持下来;长大成人之后,就会体味出当初父母的苦心。

 

  当然,“强制”实施之前,家长需周密考虑,谨慎选择,最好能在与孩子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事先铺垫,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接受家长的意见;如果孩子仍强烈地不愿“就范”,必要时不妨“软硬兼施,威胁利诱”一把。“强制”也并非没有限度。我们只能“强制”孩子选择,却不能“强制”孩子快乐。如果孩子的确在父母“强制”下的某方面学习找不到任何乐趣和坚持的热情,终日哭闹,反抗到底,那么学习就变成了苦刑,这种没有乐趣的学习,还是放弃了的好。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微博:心理资讯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灵鸡汤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灵博客:心理辞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博客:心灵秘钥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厦门心理咨询(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免责声明:平台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余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丶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权属于作者,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7-01-15
标签 : ,,,,,,,,,,,,,,,,,,,,,,,,,,,,,,,
分类 : F 青少年心理,G 学习力提升,H 考试压力
评论 : 0条

= 1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