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诊断与分界

 

神经症有症状学标准和发病机制的标准,对此又有相应的临床(描述)诊断与精神动力学(发病机制)诊断,实践中两个原则都要考虑 (同普通精神病学一样)。在诊断中,神经症的特征性症状与作为基础的神经症的形成条件都要证实,只有作为基础的冲突是不够的,因为冲突也可出现在其它精神疾病及健康人中;只有神经症性症状也是不够的,因为症状的后面可隐藏着其它症状。

 

诊断错误:根本性的错误是,单党医学方面检查的阴性结果就断定病人的主诉是心理源的,就做出神经症的诊断。较常见的另一种错误倾向是,从各种医学技术检查中去寻找那些微不足道的依据来解释病人的主诉,虽然神经症的诊断已能够建立。

 

另外要注意的是,神经症病人同时也可患有器质性疾病,反之,器质性疾病的病人也可表现有冲突性反应(疾病本身便可引起)。

 

心理发展障碍和心理冲突(以及相应的防御)在人的生活中是不司免的,它们不断地出现,也不断地被克服或解决(或易或难)。在对这些问题的恰当处理(健康的)与神经症性偏离之间常没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其间还有推移、升华及美好幻想的形式,从这点来说,划分“神经症的”与“健康的”界线几乎不可能。不是所有的没能被马上解决的冲突状态及较长时间地伴随着情绪障碍或植物神经障碍的冲突状态都被称为神经症。人的情感越细腻,体验也就越复杂,越易受干扰,但这不能被看作是病理性扰乱或障碍,只要没有所描述的神经症性过程、没有确定的神经症性症状,最好称为危机状态。 

 

在神经症与人格障碍之间也没有一个明显的分界线,因人格障碍 (至少部分地)也是一种个性神经症。对于神经症与内源性精神病的界线,原则上已澄清了。临床诊断中有时也会遇到较难鉴别的情况,如精神分裂症的初期可能会以一种神经症性症状表现出来,但根据基本症状,大多数病例的诊断是无困难的。另外也有一些边缘情况,被称为边缘精神病或边界精神病。神经症同脑器质性精神综合征及躯体病性精神病的界线基本上是清楚的,虽然在个别情况下也有鉴别困难的时候。

 

神经症的病程

 

神经症通常是慢性的过程,其病程是很不一致的,这除了取决于治 疗的影响外,还与多种因素有关:病前人格越有天赋、生活能力越强、起病越急、情感色彩越浓,预后也就越好(包括症状与人格两方面),尤其是从长远看。病情明显的好转或恶化,不会发生在任意一个生活阶段,如有明显的转变,只会出现在初次发病的几年之内。

 

同器官神经症、疑病症、强迫症及焦虑症相比,抑郁性神经症的预后较好,在神经症的病程中冰镇转变也不少见,也就是从神经症的某一类症状过渡到另一类症状,例如,由转化反应转变为神绞症性抑郁。由神经症转变为精神病则比较少见(除了已提及的精神分裂症的假性神经症前期以外),另外,在神经症的病程中有时也可出现一段精神病性症状的插曲,例如暂短的生命攸关的抑郁出现在焦虑症中,如果对病人不从根本上作较长期的观察,就可出现错误诊断。由神经症转为成癌性疾病不很常见。

 

对于那些抗治疗的(并不少见)所谓“慢性化,神经症,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其中有些病人同时患有躯体疾病,慢性神经症一般患病率较高,致死的主要是自杀。同神经症的产生一样,神经症的病程也依賴于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可千扰或障碍治疗中对冲突的加工处理,由此使病程延长。另一方面,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可促进冲突的解决。如果病人紧张地投入某项工作、高兴地承担某一义务,或者受到威吓、威胁以及遇到紧束情况时,可使病情隐退。

 

进入中年以后神经症性症状常常缓解,病人似乎同他的问题及症状妥协了,随着年龄的增大,病人的适应能力与心理平衡状态得到了改善所以很少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另外,某种妥协也可以通过约束来达到,在疾病过程中同人格障碍的情况类似。对老年神经症的检查(至少在症状学方面)结果显示,老年病人的临床病象明显良好。

 

神经症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神经症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一般情况下,神经症病人应在门诊接受治疗,需要住院治疗的情况有:严重的焦虑强迫综合征、明显的心身综合征(如厌食症)及自杀危险;需同时应用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以缓解冲突的危机状态(病人的,也包括相关人的危机)。要注意限定住院治疗的持续时间,要在集体环境或 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中进行治疗。另外,神经症与心身疾病的病人一定要避免在非专科医院或非专科病房内接受住院治疗。

 

适应症:对于神经症有相当多的、不同种类的心理治疗方法,适应证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基本上是根据治疗目的而定。心理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目的概括为:

 

——以减轻病人的负担、缓解痛苦及一般性支持巩固为目的,主要方法有:医生的心理治疗性谈话、心理咨询、长期引导与支持性心理疗法以及松弛疗法。

 

——以改变病人的行为、缓解症状、改变条件、“转变观念”为目的, 除了各种行为疗法外还包括一些练习性疗法。

 

——以增强病人的理智或判断能力、解决冲突、转变态度及促进心理成熟为目的,基本方法是精神分析性、精神动力学性心理治疗,当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达到这些治疗目的。取得满意疗效的并不少见,通过消除症状与稳定人格,则可为更进一步深入的心理治疗铺平道路。

 

要根据不同病人的精神障碍的种类与严重程度,人格结构与生活状况,过去治疗的经验与病人的动机,以及心理治疗者的专业受训程度与经验决定哪种方法最有效。具体细节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治疗也常以分组治疗、成双治疗及家庭治疗的形式进行。

 

康复(社会治疗):对病情较重的神经症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是必要的,适应证为:症状突出、慢性病程、家庭与社会关系受到干扰以及工作成绩明显下降。在康复治疗中,心理治疗与社会治疗要配合进行,其中行为治疗方向的工作治疗与分等级的工作尝试具有特殊的意义。康复的目标不可定得过高,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胜任工作,需要提前领退休金的人(无工作或求职能力者)并不少见。 另外,一些病人的自助组织对康复也有帮助。

 

治疗疗效:一些认为心理治疗是无效的或疗效无法衡量的观点是错误的,一系列研究检查已证实了心理治疗对神经症患者的效果。对照研究表明,经心理治疗后,80%的患者病情有改善。无论是分析性心理治疗,还是行为治疗,疗效都是肯定的,对病人有明显的益处,至少分析性心理治疗从长远看是有利的。从广泛实用的意义上看,一些相对经济、短期的心理治疗也同样是有效的。

 

疗效岭评价比躯体治疗困难。主要的方法学上的问题有:治疗目标的确定、高质量的诊断性检查、心理与社会参数的制定、不受医生影响的符合科学标准的样品抽取、以及对照组(未经治疗的神经症病人)的设立。

 

虽然疗效本身没有很清楚的临床或社会方面的参数,但病人常常确实感到了心理治疗的帮助,并获得了相对稳定的人格。

 

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治疗的衡量较困难,因为他(她)们正处于成 长阶段,自发性病程或自愈的界线很难划清。对儿童门诊与病房的治疗情况进行了检查(对广义的神经症障邛),发现有2/3的患儿家长对心理治疗的评价是积极的、有益的。同中断治疗者相比,坚持治疗者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药物治疗尽管心理治疗对神经症更适合、心理治疗也被证明是有效的,但也还是要考虑到躯体治疗或药物治疗的可能性。那种教条的“心理反应性障碍不需要躯体治疗”的观点早已受到批评。 然而近年来的情况却是:患者过于经常、任意地服用药物,这同制 药公司的广告及医生开处方的习惯有关。为了慎重而有目的地进行治疗,应搞清楚:对于哪些神经症患者,在哪个阶段,使用哪些精神药物是有利的。

 

主要对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以及厌食症或贪食症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了检查,药物治疗的效果似乎主要体现在改善情感活动方面(主要是抑郁性情绪,也包括紧张、焦虑),对其它神经症性症状的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

 

在神经症的治疗中不可只使用药物。通过药物治疗的帮助,可以使心理治疗的疗效提高,联合治疗优于单一的心理治疗,特别是对抑郁性神经症。

 

药物治疗通常仅在一定的病期或一定的治疗阶段中使用。对于症状较突出的抑郁性、焦虑性及强迫性神经症,短时间地使用药物治疗,减轻患者的症状,以至能有效地进行心理治疗。在对心理危机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也可使用药物:当症状再度加重,继续单独地进行心理治疗会带来危险时,短时间地使用药物可有较大帮助。然而,对这种药物 治疗适应症的掌握仍应慎重。

 

对于慢性的、难于治疗的神经症也适合于药物治疗,也就是当心理治疗对较严重的神经症的症状无效时。在这种情况下可较长时期地使用药物治疗,但同时也应结合支持、引导性心理治疗。

 

在下列情况下对神经症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没有足够的理由:患者很想服药、不愿进行心理治疗、或者仅由于心理治疗花费的时间多、开销大。这种表面原因往往是心理治疗中的“阻抗”现象,或者由于对医生的偏见。由于外在的原因导致心理治疗失败的情况(如心理治疗者的经验不够)较少见。

 

药物的选择:如今,对神经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多于安定类药和抗精神病药。疗效无明显特异性。较长时期使用注意副作用,也包括体重增加、对性功能的影响、以及不能完全除外的致畸作用。

 

在神经症的治疗中,药物治疗是否会干扰心理治疗?

 

药物可减轻部分症状、同时也可使患者心理治疗的动机有一定减弱:心治疗中的情感反应可因此而受到干扰;分析性心理治疗中的移情与反向移情过程可因服药而受影响。然而,虽有些不利的相互作用,也绝不能否定药物对神经症患者的帮助。在分析性心理治疗中,这种相互作用是有很大差别的(对此几乎没有富有说服力的检查结果)。

 

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及放松训练的方法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没有不良影响。医生可以根据需要给患者用药。这些对神经症患者的药物辅助性治疗,原则上也适用于儿童与青少年。但对于儿童与青少年,精神药物也可以带来严重后果:儿童不去学习如何解决同环境的冲突与个人问题,而只学会了用镇静药去回避问題;药物使他(她)们无法休验一些不利的、消极的情绪或情感活动,以至于无法认识、接受自己的感情冲动并学习处理它们。

 

患儿的父母和教师也应注意,不可用药物来代替处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应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对儿童与青少年任何形式的行为障碍均不应使用药物。至于严重的紧张焦虑及强迫症状,可以保护性地使用药物,但对剂量和持续时间要不断地检验。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微博:心理资讯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灵鸡汤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灵博客:心理辞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博客:心灵秘钥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厦门心理咨询(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7-01-02
标签 : ,,,,,,,,,,,,,,,,,,,,,,,,,,,,,,,,,,,
分类 : 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14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