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老年人的内心世界

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探索老年人的内心世界

 

老人晚年的心理动态

 

人世间没有真正独立的人,每个人都需要靠别人支撑和支撑着别人,而要交接,要支撑,就少不了相互理解。而老人晚年最需要的就是理解。

 

理解是一种善解人意的善良。在这个世界上,善良是一种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善良的。或许我们曾默默地做了许多扶弱助困的善事,可是我们又付出过多少努力去理解别人呢?我们总说别人不理解自己,可自己又何尝更多地理解了别人呢?

 

很多时候,我们错过了走近他人心灵的机会。 理解是一种友善的换位思考。树上没有两片形态完全相同的叶子,世上没有两个性情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修养和经历,要理解他人,就得从心理上变换角色,设身处地为他人多想一想。

 

每一棵小草都有它自己的形态,每一个凡人也都有他为人处世的方式、态度,尽管有时很偏激。 理解是一份暖暖的宽容。“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厚;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豁达者理解狭隘的人,所以才能从容地面对斤斤计较;仁者理解小人,所以才能以德报怨、以恩释仇。

 

理解是一种真正的人文关怀。生活中,我们并不乞求别人的物质援助和金钱施舍,其实我们渴望的只是一点点理解。所以,不理解别人是一种缺憾,不被别人理解是一种痛苦。 理解的能量是巨大的,一分理解正如1克的镭,可以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宇宙这么浩大,地球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类进化了几百万年也只是无限中的一瞬。如果没有同类的理解,我们活得岂不是太孤独、太落寞了吗?

 

一个人的阅历越广阔,社会经验就越丰富,感情体验也越细腻,他才更善于理解别人。一个善于理解别人的人也更有亲和力。 理解无疑是培养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凡是理解的阳光普照的地方,就会有友善的鲜花盛开。 正因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才协调地演奏出了和谐动听的乐章。因此,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世界就会更加美好、和谐!

 

老人健康是人们备受关注的话题,人到老年,老人们也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需求,这方面可能有的子女做的不到位,我们来看看老人的几大需求吧。

 

1、和睦需求:老年人都希望有个和睦的家庭和融洽的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年轻人尊敬、孝顺老人、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帮互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2、工作需求:离退休、病休的老年人多数尚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要求,骤然间离开工作岗位肯定会产生许多想法。对这样的老年人如不给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自己又不能创造这方面的条件,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3、健康需求: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希望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能有所保证。

 

4、支配需求:由于进入老年,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老年人的家庭地位、支配权都可能受到影响,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恼。

 

5、尊敬需求:原先有地位的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台产生一种由官到民、由有权到无权的感觉,或情绪低落,或有自卑感,就会产生“人走茶凉”、“官去命转”的悲观情绪。遇朋友叹息,甚至不愿出门,不愿到单位去,不愿参加社会活动。长此下去,则会引起精神抑郁和消沉,为疾病播下种子。

 

6、求偶需求:丧偶的老年人独自生活,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别人都代替不了老伴的照顾,所以子女应该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7、依存需求:人到老年,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单位的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往来、老伴的体贴,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8、安静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时老同志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过了一天,很多老年人是受不了的,他们把这天叫作“苦恼的星期天”。

 

9、坦诚需求:老年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求稳怕乱、爱瞄叨。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的意见,愿出谋献计。我们对老年人这些心理特点,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转弯抹角。

 

牢记“八忘”心理更健康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了,尤其是老人健康,老人健康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年人心理健康,老人坚持八个忘记,身体当然会更健康。

 

1、忘掉怨恨:一个人种下怨恨的种子,就想报复,甚至千方百计琢磨报复的方法、时机,使人一生不得安宁。如能忘掉怨恨,心平气和,对长寿大有裨益。

 

2、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消极的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古人云,“人不思老,老将不至”是有道理的。

 

3、忘掉气愤:气愤则心情急躁,气血堵塞,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因气愤而致病,因一时之气而损害健康又何必呢? 4、忘掉悔恨:凡是使人后悔的事都随着岁月流逝而成为历史,应该提得起,放得下。总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久只能伤心伤神。

 

5、忘掉忧愁:多愁善感是疾病滋生的温床。现代医学认为,忧愁是抑郁症的主要根源。一生多愁善感会导致多种疾病缠身,最终让病魔夺去生命。 6、忘掉悲痛:如亲人遇到天灾人祸或死亡,常使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时间过长即损害人的身心健康。遇到此类事时应想开一些,尽快解脱出来。

 

7、忘掉名利:名利是人们一生都追逐的,必须正确对待。尤其是老人,只有忘掉名利,知足常乐,做个乐天派,才使人健康长寿。 8、忘掉疾病:被疾病困扰,总想着身上的病,紧张惶恐,会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有了病,要泰然处之,首先从精神上战胜它。

 

多关注”心理卫生”健康

 

 

1.家庭的心理卫生: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心情不佳,常为一些小事在家里发脾气;而家庭关系紧张、不和睦又成为老年人恶性的心理刺激。因此,和睦的家庭关系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2.患病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常常担心和怀疑自己的健康,又常对检查身体有心理负担,担心查出病来。其实老年人只有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才能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消除恐惧心理。 因此,老年人定期检查身体,不仅可以早发现隐疾,及时治疗,而且还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2.工作的心理卫生:老年人对待工作,一方面不要过于有紧迫感,否则易造成心理压力,导致心理不平衡;另一方面不要自暴自弃,无所事事,否则会降低身体和心理功能,加速衰老。 4.饮食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每当吃饭前后,应力求心情平静和愉快。

 

老年人在吃饭时可有意识地利用过去对美味食物的想象、记忆与联想唤起食欲,激发消化系统功能。老年人逢年过节,或碰上爱吃的东西,切忌嘴馋。

 

总之,老年人要在多个方面注意心理卫生,确保心理健康发展,拥有快乐、祥和的老年生活。做子女的要多给老年人以心理关怀,不要以为物质上的满足就可以“养老”了。 另外,如果老年人心理卫生出现状况,比如悲观、抑郁等,则应该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以免问题发展严重,引发不良后果。

 

哭和笑都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外部表现。所谓“喜形于色”和“伤心流泪”,这些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反映,专家说有些上年纪的老年人哭笑无常,这是何原因呢?

 

心理专家:确实,人的哭和笑,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而哭笑无常就届于不正常之列。但是,为什么有的老人会哭笑无常呢?这一点说起来就复杂了。

 

首先,哭笑无常是一种病态表现,是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这一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既可见于所谓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也可见器质性精神病(如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等)。 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哭笑无常,多数是受幻觉、妄想支配,也就任幻觉或妄想的影响下出现的。

 

例如病人忽然看到窗台上出现几个跳舞的小人,感到好笑而发笑,也有的病人听见半空中有陌生人告诉他,他亲爱的母亲去世了而痛哭流涕。有的病人因怀疑周围的入都迫害他而伤心难过。 而有的病人却因想到自己即将当上“宇宙总管”或成神成仙而欣喜若狂。

 

老年抑郁症的病人,常常终日愁眉苦脸、默默饮泣,然而却没有任何原因值得他伤感。 至于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和多发梗塞性痴呆等器质性精神病人的哭笑无常,主要是因为这类病人都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脑损害,因此表现为情感的失控而出现哭笑无常,所以遇有哭笑无常的老人,应当接受精神科医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因而及时治疗。

 

专家认为:老人在休闲时常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尤其是儿孙们上班或上学后,忧郁之情就更难以排解,这是老人心理中的一种。

 

由于文明社会的高度发展,农村家庭处于独家独院管好独家田、城市家庭处于独门独户管好独生子女的状况。家庭与家庭、居民与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生活方式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专家认为:老人在休闲时常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自卑感和孤独感,尤其是儿孙们上班或上学后,忧郁之情就更难以排解。此时若邀两三个知己朋友,海阔天空地“侃”上一阵子,老人的精神状态可大为改观。 “话疗”,可排遣寂寞。

 

一旦有空儿,就可到左邻右舍或老朋友家里坐坐,侃侃“海阔天空”,倾诉“肺腑之言”,能将忧愁苦闷抛至九霄云外。如此会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不单调寂寞,对调节情绪宽阔胸怀,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大有益处。 “话疗”,可健脑益神。聊天内容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家长户短;

 

大至国家政治时事和社会新闻,小至凡人琐事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聊天时,老人既可缅怀留恋过去,又可憧憬幸福的晚年,还可交流饮食保健和延年益寿的经验,从“话疗”中增长知识,获得信息。真是领略真情在人间,体会趣味哲理在百事。

 

空巢老人心理多半孤单。心理学专家说:宠物对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养猫可以治疗抑郁症,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因此专家建议空巢老人可以养宠物。

 

不同宠物的治疗效果:“动物疗法”在治疗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自闭症和自杀倾向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北京回龙观医院朱凤艳医师对记者说:“每个动物在参与治疗时会有特殊治疗功效。 如养猫可以治疗抑郁症,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养马可以调治焦虑症,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症等。

 

而且宠物有着人类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像在治疗儿童孤独症时,小狗可以起到关键的治疗作用。但目前国内开展动物治疗的机构非常少。” 心脏病人适宜养宠物 心理学院周霞介绍,美国一项对饲养宠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证明,宠物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

 

这份国外的调查发现饲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一年内存活机率要高出不饲养宠物的病人。 在饲养宠物的病人中仅有6%的人在一年内去世,而不饲养宠物的病人中去世者占28%。这可能是因为定时遛狗增加了主人的活动量,对促进健康发挥了作用。

 

专家还特别提醒老年人,要注意宠物对人的一些不利影响,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的一系列,使他们更倾心于在家养宠物,因此,非常可能染上各种疾病,以及减少人际间交往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不仅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而且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怎样保持年轻心态成了老人关注的话题,那么到底如何保持年轻的心态呢?一起来看看吧。

 

活是指活动手指。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及转动健身球,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中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如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使脑力保持最佳状态。 调即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少吃些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

 

优美的旋律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欢乐感觉。 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学会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八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参即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脱离孤僻的生活环境。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微博:心理资讯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灵鸡汤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灵博客:心理辞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博客:心灵秘钥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厦门心理咨询(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免责声明:平台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余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丶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权属于作者,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6-12-28
标签 : ,,,,,,,,,,,,,,,,,,,,,,,,,,,,,,,
分类 : D 心灵成长,G 学习力提升
评论 : 0条

= 7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