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退法减少孩子行为问题

938164c6

消退是应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案之一。我们知道,只要问题行为继续存在,就必定有一个强化后果持续作用。因此,要减少这 一行为,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识别强化后果并消除它(只要可能)。当异常行为不再受到强化时它将消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应 用消退程序的具体步骤。

 

实施数据收集评估疗效

 

你一定还记得前面提到,观察和记录靶行为是行为矫正程序 的重要内容。你必须在应用消退程序前后都对问题行为做记录, 以观察靶行为是否减少。

 

(1)要减少的问题行为的行为定义;

(2)可靠的数据收集方法;

(3)治疗前问题行为的评估基 线;

(4)收集治疗前所有相关背景的数据,以检验靶行为是否减 少,泛化有无出现;

(5)后续数据收集,以评估行为变化是否持久。

 

如果你想进行一项研究,尝试评价消退程序,还要做接受性研究,设计和观察信度评估。使用消退程序(或其他行为矫正程序)的根本所在是必须收集问题标为的数据谈淮确描述治疗后的行为改变。如果记录显示治疗活、行约无改变,就得重新评估 问题行为或消退程序的实施方案。并且,促成任何变化对减少问题行为都是必需的。

 

通过功能评估识别强化

 

经过功能评估,似只别了问题行为的前提和后果。这个是有效使用消退程序的严格步骤。你必须识别出引起问题行为的特殊强化物,以便通过消退程序使之消失,而不能假设某种问题行为都是由某个特定的强化维持的。不同人的同一种问题行为可能是由不同的强化物维持的。比方说,一个孩子的攻击行为是由父母的注意强化的,而另一个孩子则可能是为了从兄弟手中得到玩具。有的时候,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同样行为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也可能是不同的原因维持的。比方说,有一个小孩子系鞋带时会哭闹, 当父母帮他系鞋带的时候行为受到强化,这个孩子可能在父母让他做别的事(例如刷牙)时也哭闹。这时的哭闹父母允许他不用完成任务时强化的。如你所见,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可以具备不同的功能。

 

成功的消退程序取决于能否识别维持问题行为的特定的强化物。多种刺激性事件都可能成为问题行为的强化物。问题行为可以由正强化维持,即刺激事件的存在是行为的结果;也可以是负强化,即行为的结果导致对刺激事件的逃避。强化的后果也涉及 其他人的行为或物理刺激(非社会性的)的改变。

 

在每次问题行为出现后消除强化

 

 

消退的范畴包括每次问题行为发生后即消除其强化。尽管它看起来好像过于简单直接;其实要成功地实施消退需要详细周密 地考虑许多事情,如下:^

 

你已经识别强化物了吗?很明显,只有在进行功能评估识别问题行为的强化之后才能使之消失。但如果不能消除起强化作用的特定刺激事件,也不能正确地实施消退。

 

问题行为的强化不同,消退程序也不同。比方说,当心理医生研究三个发育缺陷儿童的自伤行为(SIB)时,他们发现自伤强化物对每个儿童是不一样的。对第一个孩子来说,自伤是由大人的注意强化的;第二个孩子的行为是由逃避学习强化的;至于第三个孩子,他的自伤是由行为本身引起的感官刺激强化的。心理医生对每个孩子来说,消退程序是不同的因为他们自伤的强化物不同。

 

对受大人注意强化的自伤行为,心理医生是如何实施强化的?

 

因为自伤行为是由注意强化的,消退包括消除在每次问题行为发生后给予的注意。具体到宝宝的问题是,8岁的她经常在墙上或地板上撞头。每次她这么做的时候,在场的大人没有任何反应,不管她会撞多久(注意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孩子受伤)。然而,当宝宝不撞头的时候,大人一定要给予注意,这个过程是对问题行为的缺失给予强化。

 

对逃避学习强化的自伤行为伊瓦塔如何实施消退?

 

因为自伤是由对学习的逃避强化的,消退就是要消除自伤之后的逃避。冬冬是个12岁男孩,每当老师让他完成学习任务时,比如识别物体或做简单的运动时,就会出现自伤行为。这时候老师会手把手地帮他,使他不能逃避任务。不管他的自伤行为持续多久,老师都坚持按照教学要求,亲自指导并防止逃避,在冬冬完成学习任务后表扬他。

 

对自动强化的自伤行为,心理医生如何实施消退?

 

沫沫是一个7岁男孩,他的自伤行为没有社会性强化物,而是由自伤本身产生的感官后果所强化的。心理医生采用感觉消退:他们给沫沫戴上一个装有软衬的头盔,使他撞头引起的感觉发生改变。如果撞击不再产生相同的感官强化,行为就会消失。结果表明当沫沫戴着头盔时自伤行为减少了。这项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要使用消退必须识别问题行为的确定的强化物并消除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使用消退。举例来说,假如有一个3岁的孩子经常从点心盒里拿点心吃,父母不想让他这么做,因为有些对消退的片面认识,他的父母不理睬孩子的行为并相信不予注意的做法会减少孩子的行为。他们错在哪儿呢?问题在于拿点心的行为是由吃点心所强化的,而并非父母的注意。所以消除注意并未消除强化,因而也就不能减少问题 行为的发生。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督导:心理辅导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理词典 ◆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心理课堂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权威心理督导:国家级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教授郭潇赢

厦门心理咨询(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文章引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6-11-02
标签 : ,,,,,,,,,,,,,,,,,,,,,,,,,,,,,,,,,,,,,,
分类 : F 青少年心理
评论 : 0条

= 5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