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成为我们心理健康的侩子手

4237167_111155655877_2

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通常是指患了疾病,而在古代“疾”与“病”含义是不同的。“疾”指不易觉察的身体上的小毛病或小病症,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医治措施,就会发展到身体不适的程度,这便称之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医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为“末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指身体已绍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凉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中写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测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了对凉病应“末雨绸缪,防息未然”的重要性。

 

医学上将人分为三种状态:把健康称为“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又“第二状态”,将亚健康称为“第三状态”。“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两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即机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其功能,主观上有不适感觉,是人从健康到疾病的中间阶段。“亚伯康”也称为“次健康”、“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等。

 

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的发病前期症兆,如肝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亚健康人群普遍存在六高一低,即高负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免疫功能低。

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常常会有以下生理表现:

 

1.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主要表现为情绪低沉、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发怒。

 

2.汗出津律,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虚汗、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便秘、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暗淡、憔悴、双目周围、服装灰暗发青。

 

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起或劳累后足踩及小脓肿胀、下眼皮浮肿、下垂。

 

6.指甲成象,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

 

7.潮前脑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乳房常有硬结。

 

8.口吐脏物,扼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使部滞不杨、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于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

 

厦门心理医生 郭潇赢总结:亚健康作为一种偏离健康的生理状态,其表现主要以主观感受为主,伴随各种本能行为障碍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客观体征极少或没有,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以交替或合并出现。其临床特征大体上可以表现为以上几种类型,建议大家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调节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

 

 

 

 

 

 

 

 

 

厦门心理咨询  关爱生命(热线):0592—5515516

厦门心理专家  精心呵护您的健康(官方网):http://www.xmxlzj.com

厦门心理咨询机构  心灵鸡汤(企业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厦门心理医生(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暨潇赢身心灵会所)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4-02-01
标签 :
分类 : D 心灵成长
评论 : 0条

=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