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学者”之谜
厦门心理咨询——
为何白痴学者在某些狭窄的智力活动的领域内具有超常的功能,这确实是精神发育不全个的—个有趣的谜题。人类在近100多年来对其形成原因曾提出过许多假说,也进行过许多研究,这些都很局限,要真正揭示白痴学者之谜,尚需要精神科学和心理学家作长期不懈的努力。这里介绍“白痴学者”成因的一些学说。
(1)遗传学与生理学方面的假说。有的调查表明,白痴学者的家属中也有超人的突出才能的现象。有人认为,这种非同寻常的特殊才能,与其说是智力开发的结果,还不如说与遗传因素有关。
从生理方面来说,有一“白痴学者”M,男性,1974年12月出生,发育正常,身体健壮,视、听、运动等方面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脑发育和结构均无异常。CT扫描前全麻时(因M完全不M对麻醉药物的耐药性极强,远远超过成人的耐药性。这是否表明,M在神经化学方面有某种异常呢?尚需进一步检查。M家族中亦无同类病。
因此,遗传与生理方面可视为“白痴学者”成因分析中的因素之一。究竟影响如何。关系多大,有待深入研究。
(2)教育方面的假说。邹可教对“白痴学者”M的研究发现,M与其两个姐姐均是奶奶从小抚养的,奶奶对M也没有什么偏爱或歧视。由于M自幼行为严重失控、,所以幼儿园和小学均拒绝其入学学习。关于心算,M4岁时,家长教他学会了书写阿拉伯数字和数值读法。8岁时(1983年),家长又教过简单的加法笔算。此后不久,家长发现M自己会作加法心算。ll岁时(1986年初)又偶然发现,M已会心算两位数乘法。后来又发现M具有高难度的心算能力。据了解是没有人教过的,家长自己也不具有这种多位数的“乘方”、“开方”的能力,在个别问题上,家长曾简单地教过(如,什么是平方等)。关于日期推算,是在M8岁时偶然发现的,并经几位好奇者的反复提问得到了证实。此后,家长给M买一本百年历书。1985年初,当时M尚未看到当年的日历,也是在一次偶然情况下,发现M可以说出,这一年任何一天是星期几,农历是几月几日。关于数字记忆,M更未接受过任何有关记忆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研究音在观察中也感到,由于M行为严重失控,很难按通常的教育方法、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布步骤的教育训练工作。因此,怎样看待“教育因素”与“白痴学者”特殊智能的关系仍无法“定论”。
(3)心理学假说。拜兰托和赛姆隆(1909)是智力概念的创始人。20世纪韧他们观察到了白痴学者现象,由此认为智力不是单一的心理过程,而是复杂心理过程综合的结果,有人甚至认为智力是由120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观点形成丁这样一个假设:智力包括一般智力和个别能力。前者是指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代表着智力的整体结构,而个别能力则指的是智力的各个特殊方而,如推算能力、计数能力、特殊记忆相绘画才能及音乐才能等。每个人既具有一般智力,也具有各种个别能力,但是在一般智力和个别能力之间,各种个别能力之间,其发展程度不一定是均衡协调的,白痴学者是这种不均衡性的一种突出表现。同样有些正常人也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然而这种“不均衡性”的程度差较少罢了。这似乎对“白痴学者”作了些解释,但仍不能令人满意。
(4)自我强化学习方面的假说。白痴学者诊断标准的提出者霍沃兹认为,机械记忆力增加,加上反复实践,为白痴学者后天机能训练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基础。一些白痴学者的“特殊才能”确有“自我强化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自我学习、反复练习和自我检查的过程,对此,人们又是如何看待和评价的呢?“热能生巧”与“特殊能力”的本质联系如何呢2对“白痴”的训练能与常人相提并论吗?当然,自我强化学习的习惯,对智力发展固然是很重要的。通过正常的教育过程,要在学生中形成自我强化学习的习惯,恐怕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吧,而在“白痴学者”这种一般智能低下者那里,又为什么可以自发地形成呢?
(5)“熟悉块”的贮存方面的假说。有人提出,日期推算等这种行为强烈地激发着脑内作为动机性行为的神经基础的“奖赏系统”,从而出现了“自我刺激”行为。所谓“自我刺激”,就是自我追述并进行某一特定刺激,并以刺激本身作为奖赏感到满足。这种情况与吸吗啡或鸦片成瘾的人追求吗啡和鸦片刺激,或是有烟癖或洒癖的人追求烟酒刺激,在性质和脑机制上是相同的。由于“自我刺激”的作用,患者脑内贮存了大量的数字关系,记住了大量有关日期推算的“熟悉块”。这样患者便可方便池利用库存的各种“熟悉块”,去回答各种新的问题,与此同时,又不断地扩大着“熟悉块”的库存量。白痴学者令人吃惊的特殊才能,可能就是这样逐步形成起来并发展着的。然而,值得深思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如果能将为数很多的已有的知识因素或单位,整理成为为数较少的知识“熟悉块”,是否就会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有的患者在日期推算和心算中反应之迅速或准确,令人吃惊,其果真与“熟悉块”如此关系密切吗?有研究人员曾设法让思者将头脑中内在的活动外化为言语,并大声说出来。但是,在日期推算方面,未获任何结果,在心算方面所获资料也少得可怜。这又如何解释呢?总之,白痴学者的反应机制仍是一个有趣的谜题。
最后,笔者想以“迟钝”的爱因斯坦如何成为奇才这样一个问题的分析来作为对“白痴学者”成因分桥的另一注释。
1996年4月18日是爱因斯坦逝世51周年。爱因斯坦的一生,不仅在科学上作出了前无古人的卓越贡献,其成长道路,也为教育和培养人才,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人们可能会认为,爱因斯坦一定从小就是一个稀世天才。其实不然,他幼年时的智力表现毫不出众,3岁时还不会讲话。小学时老师对他的评语是“智力迟钝,话也说不清楚,成不了材”。在德国读中学时,教导主任说他“干什么都一样,反正一事无成”。考大学时,数学和物理学考得很出色,但语文和生物学不及格,不得不实习一年。他在大学时也不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以致毕业后许多同学都安排了工作,而他却失业了。两年后才找到职业;成为伯尔尼瑞士专利局的一名技术员。
然而,在爱因斯坦看似“迟钝”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颗十分勤奋好学、勇于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心。5岁时,父亲送给他一只指南针,他就好几天寻思它指南的原因,认为事物的背后定有某种人们看不到的东西。在中学时,叔叔给他一本几何书,让他证明勾股定律,他证明出来了,因此感到了思维的力量。从ll岁、12岁开始.他就自学了《大众物理科学丛书》、《力与物质》及欧几里得几何学等读物。塔尔梅最初是帮助爱因斯坦解难题的,但过不多久他的数学知识便赶不上爱因斯坦了。16岁那年,爱因斯坦自学了微积分,这时他忽发奇想;如果以光速追随一条光线的运动,会发生什么情况?他设想这条光线就会类似一个在空间振荡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这表明,他已在开始探索相对论的问题了。
爱因斯坦这种勇于独立思考、探索的精神同某些学校刻板守旧的教学方法和某些教师片面的教育观点格格不入,这才是他之所以一直被视为“不能成材”和不受器重的根本原因。例如他最初在德国就读的中学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法,强调服从,提倡死记波背,他对之深恶痛绝;他在瑞士读大学,实验时不能严格按照老师规定的方法操作,而常常另外设计一套做法,也招致了校领导和教师的不满。
爱因斯坦后来回亿说,。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对观察和探索的兴趣、那处一种严重的错误。相反,我认为,即使是一只健康的猛兽,如果他在不饿的时候还继续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就算吞得进,也会使之丧失贪吃的理性的”。他赞扬他后来进入的阿芬州友中学,认为那里宽松自由的学习气氛,“比那种依靠呆板的训练、夸大的权威和沽名钓誉的教育要高明多少倍。”
可贵的是爱因斯坦始终坚持了独立思考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如果,他当年一切都遵照学校的安排去做,他能否成为后来的爱因斯坦呢?今天我们研究“白痴学者”时,把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在此作个简要回顾,是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都不应该歧视弱智.爱因斯坦虽不用弱智,但如果全社会(尤其是当时的学校)都歧视他,我想就不会有后来的爱因斯坦了。学校教育教学还希望讲究灵活的方法和宽松的学习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