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心理咨询中年人养生

u=2391170845,4099865854&fm=23&gp=0

        1、生活要规律无论工作还是家务应忙而有序,分出轻重缓急,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办事效率,才是科学可取的办法。而不是熬夜加班加点使身体疲劳到极限,这样,不仅欲速则不达,而且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长此以往,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男科疾病等病会主动找上门来。

  2、戒暴饮暴食应注意饮食保健。一方面戒除暴饮暴食,另一方面还应制定科学的营养食谱。多食菠菜、水果等高纤维素食品,适量进食动物蛋白。油炸、腌渍、熏烤的食物及动物内脏、罐头、香肠等均被营养学家列为致癌和导致血管硬化的危险食品,应尽量少食,及早戒除嗜食某种危险食品的习惯,以免为老年健康埋下隐患。

  3、勿焦虑中年人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将各个环节处理得面面俱到,尽善尽美。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中则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因此,应学会一些自我排解的方法来缓解与消除焦虑感。

    4、热身主要以跑步的方式为主,热身运动基本概念是唤醒肌肉,使肌肉及身体知道我们即将进行一连串操练。所以热身运动不应太剧烈,应保持一定心跳频率,在进行中,以仍可轻松与同伴对话最为理想。达到唤醒身体肌肉,令心肺进入准备状态的效果,持续15分钟左右。

  5、力量锻炼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对肩腹部、腿部、腰腹部等部位进行肌肉力量增加。主要以器械和垫上运动为主。

  6、柔韧性锻炼主要通过拉伸训练完成,尤其注重腿、腰部的拉伸,帮助减少脂肪。 腹部训练:仰卧起坐和下背伸展 利用仰卧起坐锻炼前腹部肌肉,增加躯干力量,保证稳定性;利用下背伸展锻炼后背腹肌,雕塑腹部的完美线条。

  7、心肺锻炼增加内脏机能的训练,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完成。心肺交叉机:适合于体能较差的男士;对关节磨损不大,能缓冲膝盖压力,使之在锻炼中不受损伤。慢跑:适合体能中等的男士,一般做30分钟以上的中慢跑即可。(动感单车):适合体能较强的男士,每次进行45分钟的练习便可。
         8、中年人由于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种种压力,常常感到不适,体质不断下降,研究显示,中年人心肌重量每增加1~1.5克,而血输出量平均减少1%。因此中年人加强锻炼要科学,有六点注意:

        9.特别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运动量应包括数量多少、强度高低、密度大小、质量好坏4个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数量和强度。

  10.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要根据自己居住的环境、身体的条件、自己的兴趣来确定,不能强求一律,一般可选择运动场、公园、乡村田野、树林、岸边沙滩等,选择能让自己心情舒畅又不易受伤的地方为好。

  11.选好时间。一是在什么时间进行,二是健身活动要进行多长时间。这不能硬性规定,早、中、晚只要安排好都可进行,但最好天天练,俗话说“要想身体好,天天练最好”。

  12.要科学、适度。许多老年病是从中年开始的,许多中年人缺乏健身知识,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科学适度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佳方案。

  13.要坚持不断。中年人健身即使每天抽出20~30分钟,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4.切忌突然剧烈运动。这样会把肌肉紧张和突然起动等不利因素结合在一起,有一定的危险性。
         15.工作不熬夜:人到中年,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文、卫、教、新闻工作及各类脑力劳动的人,不经常、且适度地开开夜车,第二天休息补充体力,对身体不会有多大妨碍。如果工作上长期硬拼,生活上长期熬夜,就可能引起因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而导致的神经衰弱、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此外,长期睡眠不足,还会造成大脑受损,促使早衰。 

         16.三餐不挨饿:有些中年人因白天工作忙、学习紧张养成熬夜的习惯、第二天睡懒觉,不吃早餐是常事,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水分、营养缺乏症,促发脑血栓和尿结石症。一日三餐不能正常按时进食,有些中年人因工作和学习紧张还会引起胃溃疡,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相反,经常饥不择食、暴饮暴食,更有损健康。因此,只有定时定量,按三餐时间进食,身体健康。 

          17玩乐不伤神:轻松、健康、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调节人的神经,陶冶情操,有益健康。但玩乐过度,会使体内维生素A消耗过多、视力下降、神经疲劳。如长期听狂躁音乐,会使耳膜过度紧张,影响听力;长期玩电子游戏机,将会患“电脑综合征”;整夜打牌、下棋、搓麻将,会过多消耗脑力和精力,伤身劳神,影响健康。所以,中年人玩乐也应适可而止,更应注意文明雅趣和轻松舒畅。 

          18.运动不过量: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有益身心健康。但过量的运动会使热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谢物在血液中堆积而影响肝脏功能,导致筋骨和肌肉酸软,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过度的运动量还会造成心律不齐。 

          19.病痛不拖延:不少中年人时常感到活得很累,经常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胃痛、失眠、气短、关节痛、食欲差等,还满不在乎地拖延就医,结果小病熬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以致失去治疗的良机。俗语说“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后病找人。”便是中年健康的写照。因为中年是承受事业压力、家庭压力、角色压力最多的阶段。所以,身体若有病兆,不可讳疾忌医,应该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20、中年人面临着家庭。工作及社会的压力,所以中年人一定要做好保健养生,中年期是疾病的高危期,做好保健养生对于日后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专家为中年人保健提出的几点建议。

        21.测体重:要注意体重,过于肥胖会减少你的寿命。采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体重,所得数如超过25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1.70,结果是2.89。如果你的体重是75公斤,用75÷2.89,结果是

        22.多果菜: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应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23.少喝酒:对某些人来说,酒有着特殊的危险。如抽烟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险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头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压,从而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

        24.不抽烟:抽烟会使寿命平均减少10年。在40―50岁间死亡的人,30%是因患与抽烟有关的疾病而致命。因抽烟而患肺癌、支气管炎的占总患病人数的9%;有20%的抽烟者患心力衰竭。但若在50岁以前戒烟,你仍可恢复健康。

        25.少吃盐:每天食用比身体所需多10倍的盐,就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危险,对有慢性肾病、肝病的中年人更是不利。

        26.少咖啡:咖啡同心脏病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于心力衰竭的风险可增加3倍。

        27.少吃糖:糖不仅会毁坏你的牙齿,而且会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

        28.多进钙:中年人应注意补钙。杏仁、绿色蔬菜和奶制品(脱脂奶)都含丰富的钙,应多吃。

        29.多运劫:45岁左右常进行体育锻炼的男子,比不锻炼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要小3倍。每天应当锻炼30分钟。年纪大的人应当从事不太剧烈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

        30.控脂肪:每天脂肪摄入量不得超过总热量的30%,也不可少于15%。高脂肪饮食可导致肥胖症、心脏病和高脂血症。

        31.多纤维: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食物纤维有助于消化,保护你免得胃肠道疾病。

        32.重淀:淀粉能保护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预防心脏病和癌症。你的食谱上必须有面包和米饭,也可每天吃80克小扁豆或土豆。

        33.勿自扰:消极的情绪(紧张、焦虑、忧郁、沮丧)会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恼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

        34.择居处:医生们发现,生活在一个不适宜的环境里,会经常生病或烦恼,中年人应尽量改善居处条件。

        35.选职业:应从事你喜欢做又能胜任的工作,否则职业对你的寿命将会有不良影响。

        36.避车祸:车祸是人类的第四大杀手,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癌症和呼吸道疾病。

        37.应结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独身者、丧偶不口离异者明显要低。

        38.淡名利:不能不顾健康、不惜代价地去追求升迁发迹。过分劳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心理医生郭潇赢整理


☑相关文章

时间 : 2013-07-20
标签 :
分类 : D 心灵成长
评论 : 0条

= 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