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心理医生:孩子做事不专心咋办?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孩子做事不专心咋办?
许久以来,我们一直都会强调孩子要“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情,不要“三心二意”。但美国行为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联合进行的一项专题研究证实:儿童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2~3种事情上,而成年人更可以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4~6种事情上,即便是刚刚学步的周岁婴儿,也可在父母的教导下一边听从父母的指点,一边迈出蹒跚的步子。这就意味着,对一个头脑和身体均正常的人来说,“一心”是完全可以“两用”甚至“多用”的。还在强调要“专心”做事?事实证明,孩子“一心两用”也不是坏事其实,这和传统意义上的“一心一意”并不相悖。
因为不少活动或工作本身就需要人同时注意好几个方面,特别是较复杂或较富创造性的活动或工作。比如我们看《中国机长》的时候,就会明白飞机驾驶员主要是在驾驶舱里通过操作各种仪器,驾驶飞机飞行。因此在传统意义上说,飞机驾驶员应该一心一意的驾驶飞机;然而他们在驾驶的同时,必须要留意地形、气候的变化,认真观察各种仪表,此外还得随时注意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中国机长》里,正是因为机长的敏捷,一边应对飞机的突发事故,一边操控想要把自己的搭档救回来,同样也是一心多用的事例哦。同样,在一场交响乐中,指挥看似拿着指挥棒高高在上,似乎轻松愉悦、一心一意的指挥整场演奏。然而,指挥家需要的是眼看合奏的人们,耳听合奏的声音,大脑同时在分析、判断音乐的节奏和轻重。显然,一个不能有效“分配”注意力的人,在从事这类活动或工作时,就会手忙脚乱。还有我们身边很多事业有成的人,往往都是可以在同一时间做多种事情的人。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可以同时分配在不同的地方,才导致他们似乎比别人更游刃有余的同时处理更多的问题。不是吗?
还在强调要“专心”做事?事实证明,孩子“一心两用”也不是坏事所以,注意力的“分配”和注意力的“集中”并不相悖,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互为辅助的。只不过,两者同样都需要后天的培养,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对其所做的有意识的进行培养,才可事半功倍。因此专家建议,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由浅入深地进行“一心两用”的训练。针对1岁左右的宝宝,可以训练他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说话;或试着一边学说话一边拍手;或反复练习在注视一枚发光彩球的同时作出举手动作;或一边摇动一面红旗一边发出呀呀的喊声;或一边学步一边听歌……针对2-3岁的幼儿,可以训练他们一边讲故事,一边脸部根据提示做出种种表情;或一边背诵儿歌一边根据内容扭动身躯;或一边摇动铃铛一边报出铃声的次数;或一边注视眼前的图片一边留意别人轻击自己背部的次数……而接受过“一心两用”训练的3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根据其兴趣爱好、表现能力和智力、体力的综合水平因材施教,如边讲故事边表演魔术;边看电视边背诵诗歌;边背诵英语字母表边以躯体动作做模拟字形表演等难度较大的“一心两用”的训练。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一点点的训练就好。研究还表明,凡能轻松完成“一心两用”训练的孩子,反过来遇到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时,往往坚持的时间更长,大脑反应更快,身体各部位动作更协调,记忆力更强,也更富创造性。
厦门心理医生:还在强调要“专心”做事?事实证明,孩子“一心两用”也不是坏事
不过,我们要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并非所有活动或工作都是可以同时进行或同时操作的。训练孩子“一心两用”的时候,孩子同时关注的两件事之中至少有一件是孩子较熟悉又较简单的,换句话说即是不需要花费很大注意力的。此外,有些场合“一心两用”可能引发副作用。比如一边用餐一边讲故事就不宜提倡,因为分心可抑制孩子唾液的分泌,从而影响正常消化。还有一些情况,是父母在无意中破坏孩子的“专注力”,并非是训练“一心两用”哦!比如:孩子在开心地玩着,妈妈递过来零食;孩子在外面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妈妈会提醒现在该回家吃晚饭了;还有很多时候孩子读书做作业时,妈妈会突然插话问问题……这些都属于“粗鲁打断”,第一不利于孩子专心做事,第二也很容易让孩子学会粗鲁地打断别人。同样,父母还须特别提醒孩子:要是在听课时看连环画或做小动作,那就“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得不偿失啦。
文转自:沫沫的静好岁月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