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心理医生:“自律”是否很难做到?

16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

 

这两天闺蜜真是有些头大,唉声叹气的和我吐槽:网课教育下,她家两个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是越来越长,从最初的20点全部搞定,到如今23点还在奋笔疾书……真不是老师作业留的多,而是孩子们在使用平板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撒欢”了。作业的魅力当然没有游戏、小视频来的轻松、自在与快乐,而随意的刷个小视频,一个多小时就悄悄溜走了……闺蜜说,孩子们太不“自律”啦!我问她,“你怎么知道随意刷个小视频,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呢?”闺蜜笑着答,“我常常就是如此啊!”我又问她:“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在做什么?”闺蜜回答的理直气壮:“我坐在他们身边看着啊!”“看他们写作业?”我追问。闺蜜喃喃的说:“看手机!”这就对了啊,闺蜜的孩子已经5年级了,现在她所谓陪伴孩子写作业,若非是必要的听写,或者是孩子请教不会的题目,哪里会就正襟危坐的呆在孩子身边,专心致志的看其写作业呢我问她,你想象中自律的孩子应该怎样?闺蜜吧啦吧啦:完全无视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该写作业写作业,该学习学习;按时起床、准点儿睡觉;吃饭不挑食,行为不出格;讲礼貌、懂规矩;尊老爱幼,性格活泼;上学不需要家长操心;放学不需要家长担心;考试成绩总是一流,为人处世也处处被点赞;胜不骄败不馁,不沉溺于得失,不苟同于世俗,遇到诱惑也不动心;说着说着,她自己先嘿嘿笑起来。是啊,她说的哪里是个孩子,分明是“神”啊!“自律”,既是父母对孩子的希望,也要成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自律意味着遵守规则,而规则意味着被约束

 

说实话,自律的人生,真的就是开挂的人生。自律的人,能够坚持如一的把一个好习惯长期延续下去;自律的人,能够随时克制并抚平自己内心不该有的欲望,毫不夸张的说,自律的人,真的是可怕的人,是会心想事成的人。但往往,我们对孩子所说的“自律”,多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期许罢了。因为“自律”的养成,更多的应该是源自于父母的坚持不懈。你若松懈,孩子自然会钻空子;而善于钻空子的孩子,一定是没有很好的“自律”习惯……对于大多数正常的孩子来讲,这就是一种无限循环。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孩子的心智发育特点决定他们的“自律性”并不强大,若家长再没有很好的坚持与调控,成为“脱缰的马”是正常的,而“脱缰”后究竟会有多少的“疯狂”程度,还在于孩子有多少的理智和自律。那些个拿着父母血汗钱打赏主播的10岁以上的孩子,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打赏的钱是家中的真金白银吗?只不过他们沉迷在这种网络的虚幻中,完全没有了自律罢了。那些个动辄不完成作业,考试想要打小抄,常常和校规、班规碰撞一下的孩子,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吗?只不过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了他们想要得到的某种结果罢了。或者是追求个性,或者是追求新奇,或者是追求自由……总之,“自律”就意味着准守规则,而规则就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谁不想要个自由自在?哪怕自己没有孙悟空的72般变化和若干灵通。

 

厦门心理医生:自律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沿袭

 

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而为人父母者,在家庭中,在孩子面前,扮演者怎样的角色,维持着怎样的形象,都是言传身教的巨大能量。其实,孩子缺少自律,未必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可能恰恰是父母吃足了没有“自律”的恶果,才会看到孩子没有“自律”而分外着急、焦虑,从而想要通过严加管教来纠正孩子,莫走错路。若是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则,不但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还会成为反面教材。有些父母自身的行为就缺乏长辈起码的自制力、尊严和理性,大的说,比如酗酒、邋遢、大打出手、偷奸耍滑甚至背信弃义;还有亲子教育中常见的,比如懒惰、撒谎、言而无信、泛泛而谈空有大道理……这些父母的生活毫无自律,却强迫孩子有条不紊地生活,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对孩子再严苛,也不过坐实了父母假、大、空的虚伪本质罢了。孩子不但会觉得苦恼,照搬下来;还会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错,推卸责任。闺蜜在上学期曾经因为玩手机上瘾而忽视了老师的校信通,导致孩子几次出错,该写的作业没有写,该穿的校服没有穿,该签的字也没有签……最后在老师请家长的时候,居然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孩子。我现在都还记得,孩子在我家哭的一塌糊涂,就是不愿意回家的样子。闺蜜还大言不惭让孩子先认错,不能损毁家长在老师面前的形象啊!我简直是无语了。想想看,父母手机不离手,天天得空就是刷视频、玩游戏,还动辄对各种直播品头论足,喋喋不休,最终还要去责怪孩子喜欢钻空子?如果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就会把这样的生活视为理所当然。“自律”,既是父母对孩子的希望,也要成为父母对自己的要求

 

自律需要时间的研磨,更需要精心的培养

 

自律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不断修行才能够得来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孩子们需要根据规范来限制自己的行为,逐渐成为习惯,培养自律。而其中依据孩子的年龄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尤为重要。父母可以在家里设定清晰明确的家庭规则,然后遵守,如果规则被破坏,那就要去承担后果。这会教会孩子应该期望什么,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但父母不要期望一个五岁的孩子可以在没有别人提醒的情况下自己起床、刷牙、梳头发以及穿衣服;也不要奢望一个玩心正浓的小学生可以每天主动做作业,预习复习功课。父母可以尝试把孩子每天做的事情,和孩子商讨之后,制定成日程表,让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的安排是什么,最初可以详细到吃饭、梳洗、刷牙以及穿衣服的时间,以及放学以后如何分配家务劳动、家庭作业以及娱乐的时间等等。只有孩子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才会有规则感,有自律感。至于随时想要突破规则,回归自由不羁的本心,那就要看在制定规则的时候,相应规则下所指定的奖惩了。做的好,父母不要吝啬于奖励,而做的不好,父母也不要一时心软忽略了惩罚。同时,在孩子明显需要培养自律能力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精心作伴,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提供适当的帮助。而不是动辄不耐烦:“我正忙,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种回答的必然结果就是孩子一定会犯错,会违背规则。另外,如果父母习惯用严格的体罚去教训孩子,也许就需要先看清楚自己的本心,是教育?还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

 

所以,当一个孩子出现行为差错的时候,是不是身为父母的先要问问自己:有没有提前教过孩子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是不是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在孩子出现坏习惯或者不检行为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及时提醒和制止?对待孩子的错,是不是自己毫无原则的包容或者谅解?要让孩子们学会自律,不仅需要父母的真心投入,还需要父母长期坚持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的照顾,这就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啊!

 

文转自:沫沫的静好岁月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12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12-26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7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