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早锻炼孩子酒量

158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不要过早锻炼孩子酒量

 

我见过最为愚昧的育儿场景之一,就是成年人在推杯换盏之时,不住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引逗孩子:“来,来,小喝一口,就是要从小开始锻炼酒量,等长大了就会千杯不倒,厉害着呢!”可是,这样的场景却总是会在不同的场合,雷同的出现,尤其是在成人喝得小酣之时,酒精冲破大脑理智的禁锢,话也往往会脱口而出,似劝慰又似逼迫的对着餐桌边的孩子伸出自己的酒杯……这个时候,若是孩子身边没有足够清醒的大人,基本上也就或多或少的喝上一些,然后就是不住的龇牙咧嘴,呛的异常难受的模样,却足够让成人开怀大笑,然后他们继续自己的酒桌文化,再无视孩子的状态。比这种场景更为过分的是,年长者喝得很是酣畅淋漓之时,只觉得这杯中之物,就是人间至宝,干脆用上自己的筷子,蘸上那么一丢丢酒杯里的酒,直接让身边甚至还正在哺乳期的小奶娃嘴巴里,哪里管小宝宝是否能够接受。美其名曰,从小训练!尤其是小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历经类似的场景,面对类似层出不穷的“诱惑”,其实,也是面对来自至亲至爱之人可能送来的“无妄之灾”。

 

为什么是“无妄之灾”?

 

早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状态报告:酒精和年轻人》(The global status report: alcohol and young people)就指出:青少年过早饮酒对肝脏、骨骼、内分泌有害。酒精对儿童与青少年大脑的影响更是巨大,2013年8月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上的一项瑞典研究报告证明:在导致患者痴呆的9个影响因素中,酒精中毒的影响最为显著。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各部及内脏器官还不成熟,饮酒危害极大,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因此,禁止未成年人与酒精“亲密接触”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态度,而家庭也成为抵制酗酒文化的阵地:如英国政府为父母限制未成年人饮酒出台指导性文件,日本规定父母或监护人发现未成人饮酒时,应予制止。但在中国,还在天真无邪状态下的孩子,被大人教唆而尝尝酒,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其实,并不想耸人听闻般地把一些孩子因为被大人灌酒而导致终生悲剧的真实事件列举出来,因为所有的悲剧一旦发生,他人都无法感同身受;所有的回忆,都将为当事人的悲伤再添加一道伤痕。但是,孩子又何尝不是无辜、无罪、无助的呢?仅仅因为一次家庭聚会、仅仅因为坐在酒桌旁边、仅仅因为自己天性中的那份好奇……最终不得不终生躺在病床上、浑浑噩噩,或者直接离开这个残酷又灿烂的人世,真的无法让人不唏嘘扼腕。

 

追根究底的原因,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为什么很多成人明明知道饮酒不好,特别是对孩子不好,还偏偏喜欢逗孩子,来尝尝酒的滋味呢?追根究底下来,其实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孩子仅仅是孩子,不等同于“人”;换句话来说,就是在有些人的心中眼里认为:小孩子哪里需要什么自己的欢笑悲喜,不过是大人身边的“宠物”罢了,高兴了就逗逗孩子顺顺毛,不高兴了就吵一顿打一通,哪里有什么真正对孩子的尊重?曾经轰动一时的2岁男童因被父亲的朋友灌酒致死的案例中,事后有媒体深入报道:这位男童的父亲平日里就喜欢逗儿子喝酒,认为是男子汉的表现;在他的影响下,2岁多的孩子已经有近一年的喝酒史,甚至还能抽几口烟!也正因为此,在家庭聚会中,父亲的朋友才会更加放纵,毫无忌惮地给孩子灌酒,最终导致悲剧发生。为人父母者,爱孩子,往往是出自本心、本能,不需要学习就会。但能够做到尊重孩子,就是一种美好的教养,需要父母认真研究,并慢慢修炼自我。只有真正的尊重孩子,能够看到孩子的意愿,懂得聆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够真正的养育好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高兴,就勉强孩子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父母心中一定要时刻紧绷着一根线,线的上边,是幸福、健康、自由等等;而线本身,有一个名字叫做“底线”;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孩子突破了底线,更不能主动带孩子去尝试“这根线”的弹性与韧性。正如18岁以下的孩子不能饮酒,就是“底线”!

 

文转自:沫沫的静好岁月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11-23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5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