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好的习惯是什么?

14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孩子最好的习惯是什么?

 

周末这两天,我在唠叨大宝的作业,总是写得磨磨蹭蹭、磨磨唧唧,没有养成好习惯。大宝似乎也听腻了,继续写着作业,压根儿没有理我。看着他倔强的后脑勺,还有略微有些弯着的背,以及奋笔疾书的小模样,忽然间我说不出话来,其实作为中学生的孩子哪里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呢?只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烦恼,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自己无助又无从求助的困顿;所以我不应该一味苛责和无效的唠叨,应该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找到正确的方法,让他激发自省能力,自我改善才是根本。

 

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说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习惯究竟是什么?儿童应该自由成长,对他们来说,最好的习惯就是没有习惯。人们在对“习惯”的理解中有一种错误,把习惯等同于机械的和外部的动作模式,而忽视智力和道德的态度。事实上,习惯的重要性并不止于习惯的执行和动作的方面,习惯还在于培养理智和情感的倾向。所以,一个孩子能够健康自然地成长,就是在不断地养成好习惯的一个过程,往往习惯的养成不在于他刻意做了什么,而在于自然而然的习得,成为他身上牢不可分的一部分。比如有的孩子习惯于每天阅读,哪怕是仅仅去洗手间的10分钟阅读,这也是一种阅读习惯,当然,并不提倡一边如厕一边阅读哦!比如有的孩子习惯于每天弹跳,哪怕是看到门框、看到高一些的地方,都要弹跳上去摸一摸,这也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为他的身高而潜移默化的助力。

 

孩子所有的习惯背后,也许都有父母习惯的身影

 

这两天我一直在反思,大宝的作业磨叽,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其实,我也不是那种特别雷厉风行的人。很多时候比较懒惰,不思进取,随遇而安。做事情比较追求细节,缺乏大局观。我是如此,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做事干脆利落?比如作业中,他会对某一道题思考半个小时乃至更久,最终走神,导致作业迟迟完不成;这就是因为曾经我总是在抠他作业中的细节所导致的结果?比如小学的时候,我总是掐着点儿送孩子上学,那么到了中学,他们也自然而然就是掐着点儿上学,而没有想过中学更需要提前一些入校。比如我有次问大宝,“你为什么上课不爱举手回答问题?”大宝回答我说,“我不喜欢。那些问题我基本上都会,可是我就是不愿意举手。如果我不会,我会下课问老师的。”我继续:“可是你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是会更优秀吗?”大宝不耐烦:“我不愿意,我就这样,算不上优秀,但也不落后。”难道这不是我随遇而安、不思进取的直接映射吗?当时我是无语的,事后我一直在想,孩子的未来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如果他走上的是我希望的路线,一路985、211的拼搏,最终学业有成、家庭幸福,我当然欣慰;但是如果他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难道我就要为此而痛苦吗?如果他混得更惨,事事不如意,难道我只能陪他沉沦吗?难道我更应该引导他,帮助他,拥有拥抱幸福的能力,能够在顺境中不忘本心、在逆境中不失希望的能力吗?

 

而这些能力,仅仅靠我的唠叨就可以实现吗?

 

显然不是的,应该是我能够在日常所体现出的能量,即便生活没有大起大落,但总有各种不顺心,面对不顺心我要怎么办?面对人生得意我又要如何做?我的点点滴滴,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这才是他鲜活的人生教程。就像作业的磨叽,如果我早点儿停下唠叨,和他一起努努力,共同定时,各自完成自己的事情,也许效果就会好上许多。

 

另外,我反复地唠叨他的磨叽,又何尝不是在强化他的磨叽呢?

 

他对自己的认识度也会跟着清晰:我就是磨叽的人,所以我作业完成的时间长,是正常的。我给了他负面的标签,让他受到暗示的影响,却还在责怪他的不努力。成年人的残忍,何尝不是看似风轻云淡,实则风卷云涌呢?只有家长不焦虑、不蔑视,接纳孩子,信任孩子,他才能够慢慢获得改善的能力。孩子应该自由成长,对他们来说,最好的习惯就是没有习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因为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是教育的真谛吧!

 

文转自:沫沫的静好岁月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11-07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5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