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能太着急

111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对孩子教育不能太着急

 

首先,放手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不放手的话孩子就不会有成长的空间,他们也无法责任承担,自我教育很难发生,所以这个问题不容讨论。

 

真正需要讨论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放手?如何放手?

 

这仍然没有定论。但是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1、能放手就放手。

 

无论是教孩子走路,还是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或者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些都应该在机体成熟的时候尽快放手。比如,当孩子能够站稳了,当孩子能够走上10步了,那么可以证明他学会了。即便他走得不稳,偶尔会摔倒,也应该放手,否则他们就会逐渐心生怯意。其实,放手让孩子面对,不仅仅是让他们勇敢,更重要的人他们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感受,从而滋生内在自信。又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恐怕是有点搞不清楚教材、练习本以及老师的诸多要求,这时候父母应该耐心地协助他们完成每天收拾书包、检查书包的工作,直到他们能够明白也能够胜任的时候,就逐渐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面对。这里,“胜任”指的是他们的体力、智力、做事的能力具备,而非他们已经能主动整理好书包。

 

2、该放手就要放手。

 

能放手就放手,是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来确定放手的时间。那对于小学中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说,基本就不再存在个体能力不足的问题了。如果这时候孩子还不能自己整理书包,还不能自己面对作业,还不能为自己的学习任务操心,那么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意愿问题,十有八九是父母包办所致。这个时候,就进入“该放手就要放手”阶段。无论是生活自理,还是学习任务,但凡与孩子自身有关系的,体力和智力上都能胜任的工作,都应该放手。当然,刚放手的时候,会存在孩子做不好,经常搞砸事情。但是你应该明白,孩子小时候搞砸事情问题不大,如果到高考时搞砸事情,到工作时搞砸事情,到结婚生子时还在搞砸事情,那代价就太大了。所以,刚放手孩子做不好,这是必由之路。早放早经历,晚放晚经历,谁也绕不过去。除了搞砸事情之外,对孩子自身的事务不放手,绝对会影响到他们完成自己工作的意愿和质量。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要求而努力,他们只会为自己的责任而打拼。这是放手的本质意义。如果不放手,自我教育就不会发生。孩子自我效能感极低,终身都不太自信,也无法面对未知的挑战。这些问题,很少有家长会关心,因为看上去与学习无关,实质上与学习、工作、人生幸福的可能关系重大。

 

文转自:陶勇-家庭教育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10-22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8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