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心理咨询机构:孩子呆不住板凳怎么办?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孩子呆不住板凳怎么办?
孩子坐不住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小学低年级或幼儿园表现比较多。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很多男孩在低年级都很难坐得住,即便他坐在那里,也可能去玩弄一些东西。记得我儿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被老师告状,说他把墙上一个地方抠了一个洞,让我管管他。我想:“我儿子上课坐不住,确实是有这个问题,那我怎么管他呢?”我肯定给他讲过道理,也讲过上课的规则,但是我觉得不见得能马上生效。
有很多孩子坐不住,不是自控力的问题,因为孩子本身自控力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男孩子,他想要到外边去玩,去奔跑,他想要跟别人打闹,他想要探索外面这个世界,这是他的本能。一个男孩的本能驱使他想要去活动,可现实却要求他像一个女孩子那样或者要求他像一个听话的孩子那样就坐在教室里不动,还必须跟着老师的思路去走,确实有点困难。本能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又坐的住呢?是的。女孩子相对来说更容易坐得住一点,这跟女孩子的天性有关。女孩子本身就文静一点,对于户外的探索不是那么热衷,她更喜欢坐在一个地方或者在一个屋子里面整理整理东西,交流交流信息,这是女孩子的天性。所以女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或幼儿园的时候表现比男孩子更好一点,老师更喜欢一点。她不光听话,她学习也搞得好一点。因为她的认知水平发展稍微超前一点,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有些男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或幼儿园的时候坐不住,怎么办?老师有要求的,你要坐不住,影响课堂纪律。小学老师最怕的就是这样的同学,上课坐不住,还影响别人。如果遇到两三个三四个的时候,那整节课程都是在维持秩序,确实很难办。如果你读过《窗边的小豆豆》,你应该能想得起,小豆豆坐不住,然后老师帮助她也没有用,最后退学了。我们需要向孩子讲解课堂老师的要求,这是规则。什么叫规则?规则就是不见得你需要理解,也不见得需要你认可,但必须这样去做。我们必须要向孩子讲解这个规则,同时我们还需要有应对之策。比如说,你坐不住的时候可以做什么?你可以玩玩橡皮,可以看看窗户外面……
实在坐不住,实在听不进去,可以适当的做做这些事情。但你不能去打扰别人!打扰别人这是行为原则问题。我们做人做事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轻易打扰别人,这是一个不好的事情,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强调,都要有所要求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反复地重申我们对他的要求,同时我们也可以给他一些选择)你实在坐不住了,你可以做什么,但是你肯定是不能做什么,这个我们也需要向他交代一下。我们这样说了,孩子不一定就真正能做到,但是我们每一次强调,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印象加深的过程,同时如果我们要去观察孩子,如果他最近这段时间有进步,比以前少很多打扰别人的行为,就应该在生活中去赞赏他,甚至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是我们采取的一些过程激励。当然,光是去说或者是表扬,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还需要在生活中多安排一点时间让孩子去释放他的天性。男孩子天性就是要到户外去奔跑,他就是要去探索身边的世界。不给他这个机会不,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这个需求就满足不了,他就一直都会有这样的需求,会延伸很长的时间。不光是男孩子有这些需求,女孩子也有探索环境的需求,只是说她的强度、她的需求的形式有所不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小的时候都有这种需求,所以我们真的是要尽可能满足孩子探索身边世界的需求。我们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去活动和探索,同时要减少孩子上课外班、兴趣班的时间。对小孩子来说,在户外大自然中探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对他未来的身心发展有很重要的帮助。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运动,比如说跳绳、奔跑、打羽毛球、打篮球或打乒乓球,哪些活动比较好开展,孩子还愿意做,我们就要多去做这样的活动。当孩子活动的天性得到满足以后,他身心就慢慢降低了这方面的需求,然后就开始思考,就开始专注地去研究一些学问的东西,这个时候他就更容易坐的住了。另外,孩子小时候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经常受到家长的打扰。比如说孩子在玩积木,家长走过去:宝贝,喝点水吧!宝贝,吃点西瓜吧!宝贝,你累不累啊?……老是说一些跟孩子当下行为毫无关系的事情。当然家长的初心是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实际上是破坏了孩子专注工作的过程以及这种体验。你打扰了他这种过程和体验,他有时就很难完成他想象的作品,这时候他就会对自己操作方面缺少耐心和信心,慢慢就越来越没有办法专注。
厦门心理咨询机构:不信你可以去观察一下,生活中有一类孩子,他做什么都做不好,坚持不了几分钟,做不好,就推倒了,生气了。然后又开始干别的,干不了多久,他又不干了。他很难专注下来完成一件事情,即使他喜欢的事情也很难专注。这类型的孩子,家里面肯定有一个打扰型的家长,不停地数落孩子、敦促孩子、纠正孩子、帮助孩子,这个孩子就特别混乱,做事情没有专注没有耐心。因为他做事情的过程经常被打断,而且经常被父母或养育者纠正、否定,这样的孩子很难专注很难坐得住,他做什么都不行。家长要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养方式是不是这样?如果是,就需要改进一下。如果没有人为干扰的因素,那我们就要加大孩子的活动量,充分满足他的探索需求,比如玩水、玩沙子、奔跑、扔石头、爬树……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需求,这些东西满足不了或者满足不够,他一定会坐不住的,脑子会在想,手上也会去做这些事情。他要去做这些事情,就是为了训练他自己的能力。这是他身心发展的需要,他也控制不了。任何人都很难通过严厉的批评,或者反复的伤害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从而取得成功。过于严厉或者说话特别难听,孩子也会害怕失去我们的抚养,而去遵从我们的意愿。这个时候孩子也许比以往坐得住一点了,但他身心受伤害了,自我价值感方面就被削弱,未来就很难应对有挑战的事情。所以,过于急迫地纠正孩子暂时还做不好的事情,如果方法不得当,则会造成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各位家长需要小心!
文转自:陶勇-家庭教育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