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儿童心理医生:孩子为何最终选择自杀?

103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

 

近几天成都49中的学生坠亡事件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因为学校的一系列操作让吃瓜群众纷纷感觉林某某的死有内幕,随着警方介入调查,从监控等证据来看,这个年轻的生命的确死于自杀。其实这样的悲剧,近年来频频发生。年轻的生命活力无限、前程光明,却自己选择戛然而止,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让人听闻不禁悲从心起。

 

青少年自杀,到底是为了什么?

 

今天我通过一个案例和大家一起聊聊青少年自杀的问题。M是个14岁的男孩,父母都是医生,M还有个小2岁的妹妹,两个人感情不错。M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很好,班级前三,年级前十的水平,没有不良嗜好,在之前的成长经历中也没什么明显的问题。问题出现在一年多前,父母觉得M最近太沉迷于一款叫王者荣耀的手游里,于是开始禁止他用手机和打游戏。有一天,在接M回家的路上,M和母亲因为手机的使用问题发生了争吵,回到家中,M刚拿起手机玩了一会,爸爸看到后数落了他几句,结果两人又发生争吵,气愤的爸爸抢过手机摔了。

 

M在愤怒中冲出了家门,在附近走了一圈,来到了桥上,准备等河边没人的时候跳下去。青少年自杀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并不罕见。全球青少年的死亡率中,死因排第二位的就是自杀。我国的自杀率没有那么高,但是也在逐年增高,现在已经位居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交通事故和溺死。前两天杭州市曾随机抽去了7335个初中生到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14.3%的人有过认真的考虑过自杀,2.1%的有过自杀行为,1%的人反复尝试过自杀。可以看到,每7个孩子里就有1个有过自杀的想法,而且这调查的还都是活着的人。接着讲M的故事。M最后并没有死,一个钓鱼的人发现他站在桥上很久,于是过来问了他一下,他担心被人看出异常,于是匆匆的又回了家。回到家里,M和妹妹聊到了刚才打算自杀的想法,并要求妹妹不把这事告诉父母。妹妹有些害怕不安,第二天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了这件事,结果没想到朋友告诉了老师,紧接着惊动了学校,学校联系了M的父母,并建议他们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M和M的父母对话,咨询师发现了两个矛盾——

 

1、父母觉得自己和M的关系还不错,平常聊天也行,而M将和父母交谈列为最厌烦的事,因为父母更多的是聊起自己的学习,催促自己写作业、看书。

 

2、父母觉得M的问题在于沉迷玩游戏,没朋友、也会影响学习,禁止M玩手机,M的问题就会消失。

 

而M则说,自己觉得无聊或者难受时才玩游戏,他和妹妹或者其他孩子在一起时就不需要玩游戏,为了避免和父母交谈,他常常会呆在自己房间里,他也通过游戏认识了很多朋友,不是父母认为的没朋友。可是父母只注意到M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于是M和和父母之间的冲突不断爆发,当父亲把手机摔了的那一刻,M觉得世界都离他而去,于是有了自杀的想法。青少年自杀的第二个特点,导火索常常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于是有人据此得出结论——“现在的青少年实在是心理脆弱,一点打击都承受不了”。实际上,青少年自杀,往往是“最近的直接诱因”再加上“久远的危险因素”——后者虽然发生在过去,却还在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最近的直接诱因,可能是一个耳光,一句斥骂,一场争吵,一个处分,一个拒绝,一次失恋,一个低分……总之,都是小事。而久远的危险因素,也许是五岁时受到的虐待,3年前开始的校园欺凌,1年前开始的孤独和无助……

 

有项研究调查了自杀未遂后被送到急诊室的青少年患者,发现85%没告诉任何人自己有自杀念头;90%的自杀尝试,是父母不知道的;近70%从考虑自杀到开始行动,间隔不到30分钟。这意味着许多青少年死去后,父母都是惊痛茫然的——怎会如此?我们亲子关系很好啊?我事先一点都没察觉……M在尝试自杀之前,已经情绪低落了六个月。他觉得孤单,抑郁,绝望。慢慢地,他开始相信没有人在乎他。M的父母当然是爱他的,但他们表达爱的方式明显不是让M感到自己被理解被支持,而是让M感觉被批评被否定。慢慢地,M开始厌烦与父母交流。

 

如何挽留年轻的生命?

 

M为什么能活下来?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因为恰好有个钓鱼人发现了他的异常,必然是因为,他有一个感情好、彼此信赖的妹妹。最后拉M一把的人,其实是妹妹。如果没有妹妹这个倾诉出口,M的这次自杀行为将无人知晓,而他的下一次尝试,也许就导向死亡。咨询师的重点主要就是帮助M和他的父母解决上面说的两个矛盾。

一、让M和父母一起进行家庭治疗,父母需要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才能让M不那么厌烦和他们交谈。另外,父母也要意识到,在现在这个时代,网友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友谊。

 

二、让M意识到,网游确实帮他逃避痛苦,但也使他丧失了现实中的很多东西因而难以成长。经过几次咨询,M找到了一个新朋友,既对同一款网游感兴趣,又能每周和M一起在户外打篮球。

 

经过一段时间咨询,M和父母的关系大大改善,情绪状态也调整了过来。青少年自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预防青少年自杀,也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地方,是他们最初也是最后的避风港。家长应该提升教育子女的能力,与子女交流的能力,理解和支持子女的能力。倾听青少年的声音,即使你觉得他们的烦恼“不值一提”。对成年人来说无关痛痒的小事,对青少年来说可能是天崩地裂的灾难。

 

厦门儿童心理医生:青少年对社会压力非常敏感。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冲动,过度敏感,在遇到事情时会应对错误,而让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局面。家庭不和、学业压力、交友受挫、经济困难……这些负面事件每个青少年都会遇到,但有了家庭的支持,他们就不至于完全失去勇气和信心。同时,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得了心理或精神疾病很羞耻”,疾病并不可耻,要及时带孩子寻求医疗帮助。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1-09-09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