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自己是怎样人?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如何了解自己是怎样人?
亲自去干一件大事,你会因为各种繁琐的事情不断的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优点。比如写一本小说,你会惊讶的发现你的拖延症已经恶化成癌症,你会发现你的文笔出奇的好,情怀也有 一公里高,但是你又缺少讲故事的能力,无法用故事表达你的情怀,你的文艺之心不过是大多数年轻人矫情的感叹,缺少生活的历练,甚至天真幼稚。在写作中检验是否能忍受孤独……。
一定要尝试去干一件大事,不然你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有多伟大,实际行动是否能支撑想法。如果你有自知之明,成长就是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我曾经笨的要死,如果生殖器有那么笨的话,人都绝种了。现在我以为我聪明了,说不定二十年后我又会对现在的我说前面那句话。很多人以为自己不了解社会,其根源还是不了解自己,比如梦想,很小的时候扳手腕赢过全班,以为自己能当拳击手,看见明星开演唱会想当歌手,看见梁朝伟刘德华耍帅想当演员,对电影深刻了解之后想当导演,浏览几十公斤闲书想当小说家,喜欢过几十个女人想当情圣,妄图收集几百个乳房照沾满卧房。这其中都是因为不了解自己,无非就是欲望、虚荣、野心作祟,隐隐蠢动的情绪使人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还一副千里马遇不上伯乐的失落姿态。可以爱上大街上每一个美女,你以为每一个都是真爱,但是你不能上她们,显然,你不知道你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爱上,就去上,上不好,就了解自己的缺陷在哪里了。知乎上大多提问者都是爱上,然后想上,最后没有实力上,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比如,我有个想法,就差个优秀的程序员帮我做个完美的APP了?我喜欢一个妹子,为什么表白会失败?我想拍部电影,资金很匮乏,需要具备哪些节约资源的拍摄方式?大多数人不了解自己才会提出愚蠢的问题,问题都在自己身体里潜伏着,自己却浑然不知,爱上不等于有实力上,我真的不敢想象一个人有拍电影的能力了却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烦恼(技术上艺术上的问题除外),94年电影黄金年代连手机都没有普及,他们是怎么拍电影的。表白失败也是因为不了解自己,这种情感问题本来就是你自己身体里面的问题,你不了解这个问题。
你们以为我在骂这些不了解自己的人吗,错了,我是举例,他们就是反面例子,等他们干完这些事情就知道自己有多么不了解自己了。最后,我不了解我自己,谁来打我的脸,让我知道脸皮有多厚,谁来伤我的自尊,看我的底线在哪里,谁来辱骂我,看看忍耐力有多强,谁来伤害我的情感,试试我的爱情观究竟是书上说的还是段子手说的还是我自己定义的,谁来给我5000块,让我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一个有钱人,适不适合跟有钱人做朋友。谁来包养我,说不定我的节操低于海平面三千公里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记得关注我哟,我这个人自嘲起来敢于挑战南瓜的胖,自恋起来敢于挑战黄瓜的性功能,时刻敢于承认真实的自己,尝试最极端最夸张的幻想。试试就知道了,毕竟命运给你机会让你感到自卑。
你问怎么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那我想问,到底什么是“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我们常用的介绍要点是名字、家乡、学校、公司、工作、兴趣爱好或性格特征?可是这些就是“自己”吗?其实这些标签式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是你身上那些特性的集合。比如说“喜欢吃大蒜但无法忍受香菜”“擅长长跑但短跑弱爆了”“唱歌好听但容易跑调”“完成某个独立任务很厉害但和别人合作做事就觉得很麻烦”“喜欢和头大的人相处”……这个特征让你有别于甲,那个特征让你有别于乙,还有一个特征让你和丙不一样……所有这些特征加起来就是你,让你和世界上的别人有着巨大或微妙的差别。所以吧,任何一个单独的特征不是你,某一部分特征也还不是完全的你。你明白了这一点,我就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首先需要去做具体的事情,遇到自己的事情,你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比如通过吃饭,你知道了自己的食量;通过吃不同的东西,你知道了自己的饮食习惯;通过异地求学,你知道了自己的独立能力……生活中每件事情,都是你了解自己的途径。但这还不够,因为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如果“自己”是特征的集合,那所谓的“自己”,其外延是在逐步拓宽和不断变化的——你永远待在家乡寻求父母的庇护,那样的你没有“独自在异地打拼”的体验,也就失去了通过这种体验发现自己对应的特征的机会,那这个未曾发现的特征就不是你的一部分。而且,我们知道自己“不善言谈”的特征想要改变,通过合适的锻炼可以变得健谈,于是我们消灭了旧的特征,有了新的特征——特征是可以改变的,自己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与其说我们是在经历更多的事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还不如说我们通过这些经历“发明”了自己。那些说“我就是我,不想为谁改变”的人,恐怕是不太明了这个道理的。初生的婴儿没有自己,因为他们没有经历,成长赋予我们经历,我们从中发明了自己,你经历的新事物越多,“自己”的外延就越大,这就是经历的意义。请注意,我说的是经历新事物,而不是机械地重复,比如饭,你狠狠吃一顿就知道自己的食量了,而后面反复吃,对了解自己的食量是没有帮助的,所以,只有不断挑战自己的上限和底线,外延才会拓展。
补充一点:一个人的外延大,只能说明他的人生更丰富,并不等于他过得更开心更舒适,因为贫穷、挫折、断腿、阳痿等经历虽然赋予人新的体验,但却很难给人幸福感。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把你发现或者发明出的自己的特征记住,这就是你对自己的了解。同样是吃屎,人家吃成一门学问,你只吃出苦味,这就是善于总结和不善于总结的区别。谢邀。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起初我的答案很简单:问身边人。结果发现这方法不对。同事、同学、朋友、知己、父母,会给你完全不同的回答。因为你在他们面前表现的身份不同,在公司你专业负责,在知己面前可能什么都讲,在父母面前很多都不能说。他们有的说你上进,有的说你滑稽,有的说你懂事。显然,这些都是你的一部分,但是,你如何自己知道真正的完整的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自省。但这个方法不够通用。大多数人并没有很好的自省能力,他们很难做到从无到有的自省,只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对比找寻。所以我改了下:在阅读过程中自省。最近给一些大学生朋友签书写赠言,他们常让我写些东西鼓励他们,说感到很迷茫。我最常写的一句是:年轻人就是想得太多,看书太少。多读些经典书籍,你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会截然不同。其实我忘了补上一句:光读书还不行,还得思考,尤其要自省。
就举一个例子。读完张爱玲的《半生缘》,我先是哀叹这出爱情悲剧,继而就开始想,怎么酿成这出悲剧的?大家都有责任,但关键还是世钧太软弱,凡事畏首畏尾,碰到点小麻烦就觉得曼帧不爱他了,从不主动表达情感,就算多年后与曼帧重逢,也只会难过和掉眼泪。对比一下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两个老人七十多岁了,不顾子孙的反对,不顾旁人指指点点,要永生永世在一起。然后我总结:爱情还是属于勇敢者的。不敢表白、不敢争取、遇到点小挫折就放弃的人,注定失败,注定得不到真爱。然后我开始自省:我是一个勇敢者吗?还是,我是一个软弱的人?我回顾我的爱情历程,我是否勇于表达自己,是否敢于争取,是否遇到挫折就放弃了,是否因此错过了一些很好的人?这种自省有个好处,不仅让你认识到你是怎样的人,而且能让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成为更好的人。读完《半生缘》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我觉得张爱玲和马尔克斯讲了同一个意思,只不过一个从反面,一个从正面,还是说,爱情要勇敢去争取,不然留下悲剧,伤痛的是自己。后来我与男朋友发生争执。在这段感情之前,我是从不低头的,吵架就吵架。但那次我低头了,诚恳地找他谈心。因为我想到《半生缘》的悲剧结尾和软弱的世钧,我不想成为那样软弱的人,也不希望我的爱情成为那样的悲剧。结果我们很快和好,又在一起。认识你自己,这固然很重要。但我觉得有一点更重要:改善你自己。而自省,在阅读中自省,是最好的方式。想让自己变更好?多读多思考。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