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寄宿制利弊(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浅谈寄宿制利弊(下)
5,教师应该对学生负责,但不应该过多地介入学生的关系中,要给孩子留下自己处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孩子间相处难免发生冲突,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如果教师或家长把这当作不正常,过度介入,反而会激化孩子间的矛盾,对于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并无好处。而同伴关系是一个人一生中要学的课程,这应该也是教育中特别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西蒙子和同桌徐姓小朋友互相打斗,这其实根本没什么,孩子间其实是有分寸的,老师完全可以当作没看见,或看见了也当作一件有趣的正面的事来谈论一下就可以了。在厨房做面点时,马皓轩用擀面杖打了李昊煜的头,这事看起来稍严重,其实去医务室看过后已经知道并不是很严重,冰袋敷一下就过去了,结果老师叫来双方家长,小事就闹成大事了。幸亏双方家长修养非常好,这样给孩子间的关系造成的伤害才小一些。这时小花老师对马的教育很无力,“你答应我再也不打架了,你答没答应过我?”第一,即便成年人,也不可能绝对地遵守自己的诺言,怎么能要求一个孩子说句再不打架,就真能做到呢。第二,对承诺的信守度,要看承诺的对象是谁。老师不要把自己看得至高无尚,你又不是上帝,凭什么答应你就一定要遵守?再说,如果不打架只是基于一个承诺,而不是基于内心的平和与善意,任何人都做不到。所以小花的这一番话,虽然是想要马同学不再打加,客观上却都是在扩大这件事的负面情绪。尤设想换一种方式,老师态度轻松,当时什么也不说,让马和李一起去医务室,找个冰袋,让马来帮忙替李冰敷。然后把事情还原一下,启发孩子们如果换一种做法,重新处理刚才的冲突,会怎样。孩子们基于善良的天性,一定会想出来如何处理的。语文老师最后让两个小孩子和解,马皓轩道歉的方式大体可取,但老师如果做得再轻松些,温和些,效果会更好。
6,老师在学生生活事务上不要过度包办,才能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维护教师的尊严
寄宿制学校应该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对学生生活的引导方案,生活老师要带着孩子们去学习生活自理,鼓励他们自理,而不是包办,这才能体现寄宿的价值,老师才能活得体面而尊严。生活老师不应该扮演成校园的打酱油者角色,而应该成为指导孩子们学会生活、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的主角——这才是新型现代学校应该具有的意识。所以生活老师要特别细腻地去关心孩子,但不能把自己置于仆人的角色上。开学第二天的早饭后,小花老师哭了,表面看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流程,实质上她接受不了作为一个奴仆的地位,她哭泣,是因为她根本品味到成就感,自尊却被伤害了。老师的这种感觉和学生的感觉是完全一样的。在任何一种关系相处中,尊严都是前提。老师要帮学生洗澡,还要接受家长的质问,为什么别的孩子穿半袖,只有他儿子是长袖,甚至有人要生活老师“要观察孩子吃得够不够”,天知道这如何观察,真需要添饭的话,孩子自己不会说吗——如果所有的人把孩子都当傻瓜来对待,所有的事都要生活老师来管,老师也更加无所适从,真正重要的事就无法去做了。学校管理还必须维护教师的尊严和体面,如果每个老师都没有原则地给家长道歉、认错,都活得没有尊严,实际上他们就没有能力把有尊严的教育还给孩子。这是从意识上必须关注的问题,从管理层面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7,教师要学习沟通艺术,完全杜绝贿赂、吓唬和惩罚这样的套路,努力用理解、赞美、宽容及教育艺术来对待孩子
有一个情节是,一个老师告诉两位实习老师,要对学生发火,否则“他们越来越不怕你了。” ——为什么要孩子们怕呢?没错,看起来小陈和小花老师的耐心已快要消耗怠尽了,但这绝不是因为他们“不发火”所致,而是因为不得法所致。发火也不可能解决问题,只能压抑学生。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话题,这是个系统问题,两个年轻的实习老师,确实也很难孤立地把问题解决好。一个教师必须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把这些东西给予孩子。教师不仅应该在口头上认可“尊重孩子”,更应该在行动中尊重,不要在无意识间把自己置于孩子的对立面,更不应该成为高高在上的领导。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影响特别深,如果在第一课就人为地破坏师生关系,那这对一个孩子的影响也非常深。
8,学校的各种活动设计要在细节上下足功夫,且要有预案。教师也要学会变通,学会临场处理问题。
寄宿制学校因为要涉及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对各种情形应该形成预案。比如孩子想妈妈哭,该怎么安慰,孩子间打架,该如何处置,老师必须制定出详细的应对措施,不怕效果不好,就怕没有准备比如在第一次校园寻宝中,马皓轩在活动中落单,孩子当时是极为恐慌不安的。他在张惶失措时遇到小花老师,老师这时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帮助,这应该提前想好,结果小花老师只是让孩子不要急,让本来急的孩子坐下休息,却不肯想办法暗示他应该去哪里找。这其实更增加孩子的不安,却没解决他的任何问题。要过中秋节了,小陈老师布置作业,中秋节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拍张合影,拿来交给老师。这个创意不错,但有的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拿一张这样的照片就很困难,我们从陈思成小朋友失望的眼神中可以体会他面对这个作业的为难。所以如果这个作业在细节上调整一下,改成拍张自己或自己和家人(不确定谁)吃月饼的照片,就没有一个孩子会感到为难了。
9,家庭教育问题。
把孩子送去上寄宿制的家长,很多人可能对学校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其实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一个人最关键的心智发育时间是1-6岁,即上小学前的这一段,家庭交到学校的是一个半成品,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不是教师与教师间的差异,而是家长与家长间的差异。寄宿制学校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功能,不能因为家长把孩子全托给自己,就认为自己具有了全方位教育每个孩子的功能,而忽略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强大影响。要加强家长教育,同样要形成家校联合的力量。节目中虽然对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展现得很少,但不时闪过的镜头已能说明不少问题。比如最让人头痛的马皓轩,他妈妈说小孩子从生下来就特别调皮,从他出生到一岁六个月,换了六个保姆。一个婴儿居然就能“调皮”在一岁半前换6个保姆,这是孩子调皮还是家长“调皮”?所以孩子第一天来学校的路上,在他不没见过新同学的情况下就说,“我不会跟他们任何一个人交朋友,不喜欢跟这些傻瓜混在一起,我不喜欢这个学校”。还有孩子打针的事,爸爸说“一点都不痛”,采用欺骗和强迫的方式强行让孩子打针。到学校第一天见到小陈老师时,妈妈说“这是陈老师,好帅吧,比你帅啊”——如若他们处理问题都是用这样的思路和态度,孩子不出问题也难。同时我们完全可以断定,马皓轩家庭中,和孩子亲密接触的人中,至少有一个人脾气很差,对孩子没有耐心没有理解,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给了孩子很多压力——当然不是故意的,家长自己不曾意识到自己是这样的——可以推测,马皓轩的结巴应该也是不良家教的一个后果,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必须尽快改善,而改善的路径不是找医生,而是寻找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上的支持,好的方法从来就是不难的,也是有效的。
10,片中亮点。
节目的目的不是唱赞歌,节目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一切真实其实都不可怕,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引起重视,从而进入改善。我认为就目前四集来看,《一年级》反映的校园生活情景大部分需要反思,需要调整。当然有环节也很动人,从中可以看到当下教师的素养的提高和家长教育意识的觉醒。比如西蒙子和李昊煜争夺小苹果的好感,语文老师说的这种心理是正常的,成人不要刻意干涉这件事。在这件事上,老师做得非常好,这种事如果放在前些年,老师的态度是不可想象的。还有梓璇说她喜欢西蒙子,大方地向父母表达她的喜欢和委屈,这说明孩子的家庭生活一直以来是很健康的,父母善于理解和接纳,孩子才敢于对父母说出心里话。孩子的内心非常纯洁,现在家长们也学会了用纯洁的眼光看待孩子。
语文老师发现马皓轩头上戴着塑料袋,并没有要他摘下来,在这件事上没发表任何意见,没打扰孩子,这特别好,而且她发现马一直眼睛看着老师,给予了肯定,能从孩子身上看到正面的东西。这也非常好。小陈老师和小花在整个工作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他们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拿出耐心和爱心对待孩子。比如有一次在吃饭时找不到马皓轩,陈老师很急,终于在教室找到时,他一下了非常欣慰,那一瞬间没有发火,没有批评孩子,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只是简单地让孩子快去吃饭吧。我相信这才是他真性情的自然流露,作为教师,就是要不断地唤起自己这种正面情绪,不断学会理解和包容孩子。而小花老师在孩子想家哭泣,自己本来很累很烦的情况下,让孩子和自己同床睡觉,这个简单的举动其实很不容易,没有心底的真诚和善良,是做不出来的。相信小陈老师和小花老师如果坚持不被当下校园中某些观念同化,坚持善待所有的孩子,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总之,从这部节目的前面几集来看,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价值观需要进行根本性的调整,需要重新树立儿童观,这是让所有孩子真正获得良好教育的根本。同时既然“寄宿制”已是当下的一个事实,学校应该扬长避短,把寄宿制的劣势转化为教育的优势力量,创造自己的特色,从细节入手改进教育和教学。若能探索到一条两全齐美的办学路子,也许才是它的价值和意义。《一年级》如果能促进这种探索和改善,它也就超越了一个节目的意义和价值。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