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易患抑郁(上)

11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优秀的孩子易患抑郁(上)

 

绝大多数人认为,抑郁症似乎只发生在成人世界,而青少年以及儿童“少不更事”,不会染上这种可怕的心理疾病。其实不然,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儿童期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4%,青春期上升到4%-8%。青少年抑郁症可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学校表现、人际关系等,成人期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2-4倍。因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防范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家长如何能及时发现孩子是否有抑郁的症状并加以干涉?

 

从成人的角度看抑郁症成因

 

戴着人格面具与他人相处,是件虚伪而又文明的事。成年人分得清外在礼貌和真实感受之间的区别,但对于孩子来说,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父母在孩子面前的绝对支配地位,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步入取悦父母的节奏,然后压抑自己内在的真实感受,长大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个就叫假性自体。假性自体的概念最早由温尼科特提出,它听上去像一个社会概念,仿佛存在于日常和外界的互动中,但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知道,某些情况下我们是出于社交需要才不能说真话,那这种情况不属于温尼科特所说的假性自体的行为。那么什么是假性自体呢?假性自体的根源来自早期的镜映失败。温尼科特对母亲对婴儿的回应很感兴趣。当婴儿说“我很饿”的时候,妈妈可能回答:好的,你饿了我就喂你吃东西;或者妈妈也可能回答:当我准备好喂你的时候你才能有东西吃。这里婴儿做出了一个夸大的表达:喂我,或者用温尼科特的话说,做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姿态,只为表达一个需要:喂我,现在就喂我。母亲或婴儿的其他照顾者需要给予婴儿恰到好处的回应。婴儿需要感到自己是强大的,需要感到母亲会回应她的愿望,需要感到母亲想要、愿意回应她,而且能轻易地满足她。但如果妈妈不想回应孩子,如果妈妈不断地要求孩子调整自己适应妈妈,问题就会出现。

 

当婴儿被拒绝的时候,她起初的反应是生气,而最终会变得抑郁。如果妈妈不接纳婴儿的要求,会出现两个问题:婴儿不仅会被挫败,而且还不允许对此生气——妈妈不希望孩子因为遭到拒绝而生气。最后,婴儿发现她提出要求就会被母亲拒绝,而如果她为此抱怨母亲,母亲就会不理她,或变得冷漠,或因为婴儿不高兴而惩罚她。这时,婴儿就会倾向于发展出一种假性自体。婴儿意识到,如果她想让母亲微笑而不是皱眉,温暖而不是冷冰冰,她必须学会随和,学会做妈妈想让她做的事,于是她开始努力取悦母亲,让自己变得可爱。孩子尝试了解母亲的喜好,学着做母亲喜欢的事,甚至在母亲要求她做之前就把事情做好。但孩子取悦母亲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即是,孩子逐渐与自我真实的感受和情绪失去了联系。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真实感情的认识、热情、清晰感和意义感。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非常好的学生,擅长运动,或其他任何受妈妈赞许的活动。但对妈妈想要她做的事,内心深处孩子感受不到任何愉悦或满足。因为她并不是为自己做这些,而是因为她知道这些是妈妈认为重要的。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成功者,尤其是年轻的成功者,出现无法解释的自杀倾向。许多这样的人都伴随着假性自体长大,他们内心的抑郁是隐藏的。他们表面上可能非常努力工作,成绩出众,但内在感觉迷茫、空虚。只有在能够唤起母亲或其他人的正向回应时,他们才能感到高兴。他们对自己的优秀或成功没有任何愉悦感。他们行动的意义只在于操纵或控制母亲。我们常常可以在很多特别优秀的孩子身上发现假性自体。婴儿需要母亲眼中的光芒,婴儿希望母亲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激动兴奋。婴儿需要无条件的爱,但对于一个“虎妈”而言,只有孩子做了母亲认为重要的事,母亲才会爱孩子。很自然地,孩子学会了如何取悦母亲,学着去做父母要求他做的所有事。但同时孩子也感到抑郁和愤怒,因为只有在她按照母亲的意愿行事,母亲才会爱她。同时,孩子也学会了压制自己的痛苦。一段时间后,她甚至意识不到她的痛苦了。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1-18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