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志力有多坚韧(下)

188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你的意志力有多坚韧(下)

 

怎么让自己远离手机?

 

通常,一个问题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更本质的问题,透过现象抓本质,表面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如何远离手机,核心就是如何做到自律,这里的自律不是某一天或某几天的坚持,而是长期乃至贯穿一生的自觉坚持!本文从从两个方面阐述自律,力图标本兼治:

 

1、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2、自律的技巧有哪些?

 

1、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对自律有一个普遍的误区,通常我们认为,自律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抗,“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自律必然会使我们感到难受或不适,实际上,这与其说是“自律”,不如说是自儿童时期以来,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强制约束的一种延续和内化。当我们还是儿童时,掌管自控力的前额皮质未充分发育,儿童很难做到自律,所以需要外界的强制约束,但随着生长发育,我们已经具备成熟的自控力管理系统,但我们却仍旧延续儿时的“被自控”习惯,甚至内心扮演起“大人”的职责,时刻监督我们并准备发出批评的声音,“你要如何如何”,“你不能如何如何”。科学表明,这些批评并不能强化我们自律和自控,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一方面,内心“大人”的要求和批评将自我切割,不仅无法引起自己的共鸣,还会引起我们的反感、对抗;另一方面,内心的冲突、对抗会严重挫伤我们的意志力、积极性、主动性,降低我们的自我评价和效率。实际上,自律不是外部强加给我的东西,而是强烈的“我想要”,是自我意志的体现,是一种感到愉快并逐渐习惯的一种生活态度,与身心有益的东西必定是使人舒服,即使开始的时候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作为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校园环境舒适,且没有迫切的工作、学习压力,生活不能强加给我们一个“我想要”,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寻找,如果找不到这个“我想要”,你哪来的动力进行自律?所以,问题只有一个,哪个才是你的有意义的、渴望去追求的、长期的“我想要”?不与自己对抗的“我想要”,有一个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坚持一段时间后,自然而然的会内化为习惯,甚至会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想要坚持而难以舍弃,而“我不要”、“我必须”这样的训斥式、对抗式的自律,类似外界施加的压迫,行为很难内化为习惯,这里可以用心理学的归因理论解释:归因效应:通俗解释就是,我们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我们会认为行为是出于喜欢,随后对行为越来越喜欢,如果认为是行为是由于外力逼迫,我们对行为不仅不会喜欢,甚至越来越抵触。个人以为,抓住了自律的本质,想要离开手机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2、自律的技巧有哪些?

 

自律的技巧有很多,不少回答都讲到了具体的方法,强制APP、关手机等等,都非常有道理,但个人以为这些更多是一种补充和辅助,效果因人而异,当然合适的技巧也会更容易达成目标,让自律事半功倍。下面是我非常喜欢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十分钟原则。我们都知道,如果有较强的玩手机冲动,不管是一味禁止还是一味屈从,通常结果都不好,我们需要在两者间做个权衡,即等待十分钟,在这十分钟想想目标理想或着手其他事情,如果十分钟后还想要玩就可以玩,不需要心生歉疚。科学解释是:大脑容易被即时诱惑中的“即时”劫持,一旦将“即时”延后十分钟,那么它就成了未来的奖励,诱惑的力度就大打折扣,我们就有可能效扭转偏好,打破诱惑的劫持,恢复理性。此外,如果在这十分钟内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很容易就会把注意力从手机诱惑上拿开,十分钟后我们甚至会忘了手机这回事,至不济也会心如止水。

 

2、合理限制原则。我们可能用手机看新闻,刷朋友圈,看小说等等,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下,某一个用途占用了绝大多数时间,于我而言就是拿手机看小说,我给自己定的原则就是:不可以拿手机看小说,想看可以,用电脑!这其实还是一种疏堵结合,既释放了看小说的欲望,又管理了手机的诱惑。也有刷朋友圈上瘾的经历,我的措施是,一定一天某一个或某几个时间段可以尽情的刷,其他时间必须禁止,坚持一段时间后,不仅手机玩的少了,连朋友圈都自然而然的不太想刷了。

 

3、保持清醒原则。保持清醒指对内心保持敏感,敏锐发现情绪、行为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潜意识)真实动机,比如某个时刻想玩手机了,问自己一个问题,玩手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刷朋友圈,还是刷知乎,或者看新闻,或者仅仅是一种习惯反应?这样的区分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通常会模糊化具体原因,错误的笼统归因为“就是想玩手机”,这就会错误地放大手机的魅力和吸引力,让我们难以管理手机诱惑,而清醒归因则打破了这种幻象,让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手机,从而管理手机。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这句话特别切合自律!自律的技巧很多,但通常只是看起来很美,如果不能把握自律的本质,了解再多也没用,但吃透自律的本质后,仅需辅以一两中自律技巧就能受益终身!So,解决了手机的诱惑后,诸如刷朋友圈、小说、游戏等生活中的诱惑,我们当然也能够游刃有余!呕心沥血之作,希望你是因认同而点赞!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11-02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0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