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以推荐的童书(下)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有哪些可以推荐的童书(下)
这套书一共有五本《看!身体怎么说话》《看!画家也会捉弄你》《看!各种角度看名画》《看!线条怎么说话》《看!观察画里的光》,作者是不仅懂艺术更懂孩子的有趣的人。一天早上,我家哥哥在书上看到《美国式哥特》这一幅作品,引发了中断早餐的讨论,这两个农夫农妇和哥特有什么关系?哥特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样风格?书上的文字部分里有提到去寻找画面里那些向上的长长的线条,弟弟对这个很感兴趣在农夫脸上找到好多纵向的皱纹,和哥哥一起又去搜了搜哥特的建筑图片以及延伸的视觉设计,没什么结论,关于哥特的印象估计是有了。这本书上的开脑洞引导换个角度看换个方向去思考,其实就是一个引子,能引发孩子更多的探究才是真道理,只要想我们总能找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料去不断深入这个过程。不要被任何夸张的“神化”言论所误导,反倒是有机会去美术馆看看,近距离地观察画面、材质、肌理这些印刷永远无法达到的效果。就像网络买书再方便折扣再多,有机会还是要带孩子去书店自己逛自己选,这个体验对全方位吸收的孩子来说是个极珍贵的过程。
和孩子一起补补艺术史
选一本好书并且长期放在沙发上,对于自己缺失艺术教育的父母来说,还是很想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补上”这一课。“学霸”如我,当然理解你。在和很多艺术专业背景的妈妈深入沟通之后,我决定隆重推出这本低调实用的书,品质保证的正经《DK少儿美术大百科》,我就不哭诉这个名字有多low了,好像还是英文名Children’s Book of Art更贴切。是的,为了能够当之无愧地良心推荐,我买了中英文两个版本!因为中文版号称专门填补了增加了中国的部分,基本是胡扯,人家英文版本来就有的,我逐一对过,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中英文都有的好处其实是可以快速查到比较正确的不同专有名词的翻译,挺方便的。这本书编写的框架非常实用,有介绍艺术家作品、故事、放大的局部可以细看;还有创作技法的解读这个效果到底怎么做出来的,技法后来又怎么发展了;主题,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同一个主题的呈现,比如“名作中的夜”这个主题,可以看到梵高的《星夜》和爱德华霍普的《自助式餐厅》一起出现。这位在北美做艺术教育的朋友用这本书作为自己的“教学参考”,因为极其”实用“这本书深得她的厚爱,以此为基础和主线给孩子们既补了艺术史,又有了创作的主题,关于激发还有很多的探讨,对于初学者非常地实用、有引导意义。孩子们们喜欢岩洞艺术绘画的起源那两页,一头岩洞壁画的野牛说“我们在这里等了15000多年”;还喜欢模仿埃及壁画的人物跳舞;看到波特罗画的胖女孩也会记得我们看过这个展览……你怎么用其实你说了算!亚马逊的英文版读者有介绍说建议年纪稍微大一点再读,比如9岁以上,我觉得不管孩子几岁,家长可以买来自己先读读,不同年龄的孩子看到的重点不同,这本作为镇宅的一本美育书是可以时时翻看的靠谱投资。想象有这么一本正经书,放在沙发上,坐下之前要挪开的时刻就没准打开翻上一页,我们作为非艺术背景的父母也可以慢慢找到些感觉。在这个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起谈话、交流、互动、创造,都如此宝贵,你和孩子有愉悦的经历,很重要。我家娃小时候去美国社区图书馆这类书也很多,我也急着给他找来梵高莫奈达芬奇……小小的中英文都不利索的娃却指着梵高的画说“ugly”……随着对儿童理解的深入,我深深地松一口气,其实有几个成年人对着印刷的画册真的就由衷地赞叹“画的好美哇”。不管是安迪沃霍尔还是杰克逊·波洛克,非洲的还是日本的,不要有分别心,就和孩子一起开放地去了解不同时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超越画面去探寻艺术是如何以及是为什么被创造的,思考和探究艺术对当下生活的意义和连结,激发孩子去创造他们自己的艺术和自己真实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