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喜欢听话的孩子(上)

142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谁不喜欢听话的孩子(上)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听话、乖顺。“听话”二字似乎概括了所有“好孩子”的品质,也成为检验父母教养孩子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但一味要求孩子听话,也会逐渐让孩子丧失掉一些真实的本性。与其要求孩子“听话”,倒不如跟他们一起“讲理”。

 

比起听他人的话,我更希望她听信思考、判断和原则

 

前几天深夜刷手机,突然看见闺蜜小F发了一条说“还是一个人轻松自由”的朋友圈,惊讶之余赶紧打过去电话,才知道她不久前刚跟老公办了离婚手续。要说起来,这几年我还真没少听小F吐槽她的“妈宝”老公和“极品”婆婆,没想到这次她真的下定了决心。3年前,当小F风风光光结婚时,身边的不少朋友还是很羡慕的。一是因为男方有一份收入不错又稳定的工作,还托关系帮小F进了事业单位;二是恋爱时他对小F也是呵护有加。小F一直以为自己嫁给了爱情,但没想到,结婚后才发现自己竟然败给的是婆婆。当初小F和老公度蜜月,本来订好了要去日本,婆婆死活不同意,说虽然地震过去了4年,但日本土地上仍然会有核辐射,以后怀孕了对孙子发育有影响。小F想那要不去欧洲吧,可婆婆又嫌费钱,毕竟蜜月费用之前商议是由男方掏的。小F最后说那要不就花她和老公自己的钱去旅行,可老公就开始一直劝她:算了吧,就听我妈的吧,她养我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咱们硬要去欧洲不是跟她对着干吗?小F也不想刚刚结婚便将婆媳关系搞僵,最终决定去了东南亚。但谁知,这事儿只是个序曲。结婚这三年,她和婆婆没少因为各种极品事件闹矛盾,最不能让她忍受的是,婆婆和老公过于亲密的关系。比如她老公在洗澡,婆婆会径直走到卫生间门口,让他开门拿东西。婆婆有时想换衣服,就直接当着她老公的面把上衣脱掉,淡定地换上家居服。每每她向老公提出质疑的时候,老公都轻描淡写地说:妈可能觉得她自己也不是外人,习惯成自然了……

 

电话里,我问小F,离婚了,孩子打算怎么办?她却云淡风轻地说:

 

“当然跟我啦!我老公这事儿也给我一个警醒,千万别把儿子养得太听话,否则又是下一个他爹的翻版,长大去祸害别家姑娘!”放下电话,小F这句话一直在我脑中回放。我们绝大多数父母,似乎都希望自家孩子听话、乖顺。父母们自信凭借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对孩子说的话都是正确的,孩子应该服从,即便有些话有偏颇,也以“都是为你好”这样的理由,拒绝孩子的一切反抗与忤逆。“听话”二字似乎概括了所有“好孩子”的品质,也成为检验父母教养孩子是否成功的最大标准。我们自己,也是一直这样被教育长大的。在家的时候,我们被要求听爸妈的话;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被教育要听老师的话;在公司的时候,我们被规定要听老板的话……我们被“听话”的魔咒困住,变得束手束脚,到头来也许还要自断手脚,用“听话”讨好他人。那个真实的自己,早已不见踪影。一同丢失的,还有我们的主见与决断。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那些一路被“听话”夸赞长大的男孩、女孩,成了妈宝男、妈宝女、老好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长期的“听话”洗脑让他们形成了“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目标的讨好型人格;在婚姻中,他们永远无法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控制与干预,难以在小家庭中形成真正的独立。

 

我另一个朋友小Y,号称“阅人无数”,这几年她相过的亲估计不下百场。但每次我问她结果如何时,她总是说,我妈觉得这个男的工作不太稳定,我妈觉得他不够勤快,我妈嫌他太矮……终于有一次,她和某相亲男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刻,却因为彩礼、换车等问题谈崩了。打开她发给男友的微信消息,你会发现每一句开头都是“我妈说”:我妈说房子得买离娘家近些的;我妈说车得换个新的,婚礼上图个吉利;我妈说别人家彩礼都是十万,我们怎么也不能比人家低……最后,婚事以男友一句:“你就好好听你妈妈的话,做个乖乖女吧”而告吹。她和妈妈俩人面面相觑,完全没明白哪儿有问题。其实我和小Y初中就相识,因为她妈妈习惯性的强势与控制,只能选择“听话”的她就成为了“别人家听话的好孩子”。但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就连我俩逛街,她遇到自己看中的鞋子还要拍个照片给她妈妈发微信征求意见。看着身边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我终于发现,当我们在用“听话”一点点麻痹我们的孩子时,他们会逐渐丧失掉一些真实的本性。

 

 

我们为什么会要求孩子听话?

 

初来人间,这个世界的一切对孩子都是陌生的、崭新的。很多时候,他们依靠听父母的“话”来认识世界。可抛开这些,想必我们可能都不得不摸着良心坦白,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求孩子“听话”,是出于对父母权威的维护,是某种控制欲在作祟。“听话”,让我们有了一种凌驾于孩子之上的优越感和领导力。有时,我们要求孩子听话,更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毕竟,带出去的娃如果乖巧懂事,总比叛逆顽皮更让我们脸上光彩。当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夸赞“啧啧,看看人家怎么养的娃,这么听话”飘入耳中时,你能不承认自己确实骄傲了?如果孩子不热情地跟人打招呼,不积极地融入群体,不按要求在大人面前表演节目,父母是不是就觉得自己像是被别人的目光打了脸而心急羞愧呢?有时,我们要求孩子听话,是为了图省事。和孩子“过招”其实是个耗费体力脑力的过程,你需要依照孩子的性格,一点点尝试、引导。但一句“听话”,可以省去上述种种,造成了一种“便捷”的假想。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9-30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2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