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允许孩子说“不”(下)

149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家长请允许孩子说“不”(下)

 

他妈妈的这种控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因为她连认同儿子的性别都很困难,更别说认同儿子的感受。我曾教过一个高年级的男孩,他孤僻、胆小,见到陌生人时,总是一副担惊受怕的模样。他妈妈是个控制欲很强的母亲,尤其喜欢控制他的行踪。培优班在十楼,他每次来,必定是由他妈妈一路护送到我面前。起初上课时间都在周末,所以没什么问题。后来,他上了暑假班,开始每天往培优班跑,她妈妈就决定让他自己上来。这里的“自己上来”说的是,妈妈护送他到楼下,看着他进电梯,估摸着他已经到了,再跟我打电话确认一遍,看看她这十几岁,长得都快跟她一样高的儿子,是不是安全抵达。我曾问他:“你是不是住得很远,怎么每次都要妈妈护送?他回答说:“不远,从家里过来,只有五六分钟的路程。”我一惊,想到他瘦骨嶙峋的模样,猜测道:“是你身体不好吗,所以妈妈才这么不放心?”他说:“不是,我妈妈说现在路上坏人很多,我一个人不安全。”我大约明白了,他妈妈不停地告诉他世界很可怕,坏人很多,没有熟识的大人在,这个世界就寸步难行。所以,这个孩子从小就觉得世界很危险,尤其是陌生人,在他眼里简直和豺狼虎豹没什么区别。在这个过程中,他妈妈把自己对世界的恐惧投射到他身上,继而影响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然而,随着他年龄的增大,当他看着同龄的孩子都能三五成群地去逛街,去买东西时,他心中的好奇心也被激活了,可是,他仍旧什么都不能做。和我熟悉后,他对我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一个人去操场上踢球。

 

因为他妈妈不让他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说是怕他受伤。在他妈妈的控制下,他越来越孤僻,甚至于完全没办法和同龄人交流。课休时,他总是佝偻着背,一个人呆在角落里,静静地看着别的孩子疯闹,然后露出羡慕的神情。把上述场景和新闻中的留学生联系在一起,就不难想象,这个留学生在童年、少年时期,一定也遭受了这样的控制。他的父母会制定作息时间,会规定交朋友的界限,会在他想要反抗时拼命阻止。他们把自己觉得好的一切都给了他,却始终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养出了这么不孝的儿子。面对他12年未归,断联6年,他们所想的仍是:“为什么老揪着过去不放?”我相信,他一定无数次尝试过放下。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痛苦时,都曾试图放下,但有些伤害并不是你想放就能放的。想想自己,也许就在前一天,前一年,甚至前半辈子,留下了那么一个伤口,始终如鲠在喉。这个时候别人对你说“你为什么不放下”,你会如何回答?他的逃离,并非源自对父母的恨,而是源自内心对控制的恐惧。当他回到家,他就会再次体验到被父母操控的感觉,和幼年时不同的是,他现在拥有了反抗的能力。可是,如果他反抗,那就意味着,他连父母对自己好的那部分也抹掉了。所以,逃避,不回家成了他最后的选择。心理学老师说,每个孩子学会说话时,最可贵的字是——“不”。

 

当孩子懂得说“不”时,就表示他已经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他要通过这个“不”来跟自己的养育者划分一条界限,从而建立合适的自我边界,这是他拥有健全人格,发展健康社会关系的基础。当父母通过控制剥夺了孩子说“不”的权利时,孩子就没办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便孩子意识到自己拥有力量,可以自己说了算,也没办法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因为人格层面的问题,都藏在潜意识里,而这个潜意识的形成,起源于早期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模式。一位我很喜欢的心理咨询师说:“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这个相信,是我认同你的感受,并相信你有自己选择的能力。尤其当孩子说“不”时,身为父母,应该静下心来,听一听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因为只有藏在“不”字后面的,才是孩子的想法。优秀的父母,能觉察到孩子真正的需求,并给他自我选择的空间,尤其在孩子说“不”时,他们感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孩子人格层面的健康成长。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9-16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