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纠结中前行(下)

112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人生,在纠结中前行(下)

 

虽然最大化者总是朝着最好的方向努力,但因为选择太多,他们几乎无法对最终的选择满意,从结果上而言,最大化者可能更容易成功,但满足者更容易幸福。尽管我们最基本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正是来源于我们的自主权。但其实,过多的选择机会,让人们对选择和控制的期望也在不断增加,当选择机会增加到某个临界点时,我们反而会因为应接不暇而无力应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选择就意味着失去。当我们选择花一小时来看某部电影时,也就意味着这一小时,我们不能用来看书、运动或者玩游戏。所以,越多选择,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做出越多的取舍。因此,当我们接二连三地选择时,每一次选择带来的快感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到了最后,选择带来的快感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疲惫。更可怕的是,选项越多,犯错的机会就越大。因为有其他选择的存在,当我们在结果不够好时,就难以责怪别人,只能骂自己不够聪明,所以,自责、后悔的情绪,也会随着选项的增加而递增。过多的选择让我们不断遭受“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场面”的无力感,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进入一种“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而当这种“习得性无助”愈演愈烈时,人们可能会产生抑郁,甚至自杀倾向。

 

明智的选择

 

在前三个部分,虽然作者巴里论述的选择过多的现状和危害让我们害怕,好在第四部分,他为我们提供了11个明智选择的方法,帮助我们来趋利避害。在这11个方法中,有5个建议对身处纷杂选择中的我们,特别有帮助。

 

1.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为了避免过量选择带给我们的糟糕主观感受,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哪些选择对生活来说是最重要的,然后把时间精力都集中在重要决策上,通过限制选择的数量,我们就能少一点选择,多一点舒心。譬如将最近的选择,如买衣服、定旅游目的地、换工作等,逐项列出选择时的步骤、时间和焦虑程度,问问自己,花工夫去做这些选择,到底得到了什么。而且,我们还可以为自己建立筛选标准,比如买衣服最多只能逛两家店、旅行每次只考虑两个地方,慢慢让自己从太多选择所带来的不愉快中解脱出来。

 

2.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我们必须承认,有时明明能做到更好而没有行动,是很让人懊恼的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避免成为一个最大化者。我们可以尝试回忆生命中曾经因“够好”而满足的时刻,不要把期待值定得太高,仔细想想那些满足而欢乐的时刻,我们是如何选择的,并把这些技巧运用在其他选择上。

 

3.做不可逆的选择

 

当我们在允许退换的商店买东西时,我们可能真的会退货。除了购物,如果我们习惯性的对自己的选择反悔,那么,小到购物,大到选择人生伴侣,我们都会容易心生悔意,时不时觉得“别人家的草坪更绿”。而想提高满足感,收获幸福和安宁,我们最好学会在重大事情上做出不可逆选择,一旦选择了,就告诉自己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迎难而上、绝不回头。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已有的关系上,而不是进行无谓的猜疑。

 

4.学会避免社会比较

 

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都少不了主动或被动地比较自己生活中的重要资源,如好大学、好工作、好房子等等,而正是这种比较,让我们很容易陷入患得患失、阴晴不定的负面情绪里。当我们学会接受“够好”,学会不采用绝对标准来衡量自己,学会多关注让我们快乐和让生活有意义的事物时,我们就能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无休无止的比较中。少一点比较,就会多一点满足。

 

5.把选择的限制看作解放而非束缚

 

随着我们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每一天的无边际自由都会变成一种对时间、精力的过度消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把选项的限制看作是解放而不是束缚。社会规则、规范就是帮助我们减少选项的有力武器,学会遵守和享受规范带来的自由。同时,我们也可以为自己的选择建立习惯和标准,譬如挑选餐馆的标准、着装的标准、每周的运动时间表等等。这样,我们才能把时间、精力,集中运用在探索某方面的美妙可能性上。读完《选择的悖论》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些小秘密,原来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选择少一点可能会更好。我们和父辈不一样,因为进步,因为互联网,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选择变得过于丰富。从一支铅笔到一次就业,从买一本书到选一个城市落脚,从高考填志愿到结婚生子……我们的人生在无数个选择中,呈现出了上千万个排列组合方式。后悔、害怕、适应、最大化……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在做出选择时越来越容易瞻前顾后,越来越容易不满足,甚至焦虑、狂躁、变成抑郁症患者。分析问题、了解自己,就是我们和选择困难症说“再见”的开始。认清自己的需要,建立自己的标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洗脑,不被越来越多的选择胁迫。愿我们在选择时,感受到的是有边际的自由,而不是无边际的压力。愿我们无论处在怎样的嘈杂中,都能安守本分、知足常乐。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3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 http://www.xmxljg.com

企业微博网: http://e.weibo.com/xmxljg

企业博客网: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温馨提醒: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本版案例细节均经过处理,请不要对号入座。


☑相关文章

时间 : 2020-09-07
标签 : ,,,,,,,,,,,,,,,,,,,,,,,,,,,,,,,,
分类 : E 亲子家庭教育
评论 : 0条

= 1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