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儿童心理医生:可怜的孩子在地窖发呆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
孩子应不应该去做家务?这个问题备受争议。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本来学习任务就重,还要学习些课外的兴趣特长等,能让孩子歇歇就别让孩子更辛苦了。而有的家长却觉得,做家务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培养和锻炼,也是让孩子学着理解父母的辛苦。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适当的家务劳动会让孩子紧张的大脑得到调剂,做做家务出出汗,也会使身体得到锻炼。
学会做家务也是自身能力的一种。能够把家里的家务做得井井有条的孩子,将来在照顾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也一定能做得非常好。而且有时候,孩子的帮忙对于大人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微博上,一个小孙女就下地窖帮爷爷拿储藏的胡萝卜。这可是帮了爷爷大忙了。视频中,爷孙俩站在一个不大的圆形洞口前。这个洞口就是地窖的入口。入口比较小,小孙女穿上棉袄的时候刚刚好能够通过,要是体型再大一些,可能就要卡住了。爷爷用绳子藏绑在孩子的腰间,然后慢慢抓着绳子把她从地窖的洞口放下去。地窖里面的空间也很小,高度差不多就和小姑娘的身高一般,里面整齐地码着家里储藏的胡萝卜,还有两捆柴。等小姑娘站稳了之后,爷爷拿出一个小篮子递给孙女,让她用这个篮子来装胡萝卜,装满了之后就又递给爷爷,让爷爷把胡萝卜装进大袋子里。就这样,爷孙俩合作,才能顺利取出胡萝卜。要是小孙女不肯帮爷爷的忙,那简直就没有办法了网友们在微博下留言说:“是记忆中的小时候。 总要下去取东西”、“小时候没这么干净,下去身上蹭的都是泥。”、“孩子可真是帮了大忙了,按这个洞口的大小还不知道大人能不能下去呢!”
适当的帮家长做做家务,对孩子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可是有时候,孩子总是不愿意帮忙,也没有一点动力。那么如何对待这种情况呢?
停止让孩子忽略你
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家长喊孩子去帮忙做一件小事,比如扫扫地之类的。但是孩子却完全无动于衷,把家长的话忽略了个彻底。家长们对此是否会感到不悦呢?纽约心理学家萝拉·马克罕表示:因为孩子的前额叶皮质尚未发展完全,而这一区负责管理所谓“执行功能”的指令,如注意力、决策能力和自我控制,所以孩子不能很快地把自己所想的事和家长嘱咐的事进行转换。这时候,家长最佳的做法是走过去,然后抚摸着孩子的肩膀,看着孩子的眼睛诚恳的请求帮助和合作。这样他们才能比较快地转移注意力。
给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家长如果需要孩子帮忙,那么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具体清晰的指令。因为孩子没有太多的处事经验。家长不能指望一句“收拾房间”就能让孩子自己明白需要去做哪些工作。建议父母的指令要直接、简明扼要“请把睡衣放进抽屉,请把积木放回玩具箱后关灯。”这样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你的要求。如果要激发孩子做家务的主动性,而不是只有家长要求才会动手,那么就需要孩子能从做家务中体会到价值。家长可以把家务当成联系感情的机会,目标是和孩子一起在劳动过程中找到乐趣,把家务变得有趣、有贡献和能表扬长处。比如夸奖孩子:“哇,你把浴室镜子擦得真亮,你是怎么办到的?”那么孩子会想“我真的很会擦镜子。”虽然前二十次你得和她一起擦,但某个时间后,她会自己把镜子擦得亮晶晶的。
别急着把地再扫一遍
如果孩子刚刚做好一件事,家长却又来重复了一遍。那么传达给孩子的就只有一个信息:“你做得不够好,我不满意!”这会让孩子感觉到沮丧和气馁。另外,这也会让孩子觉得,反正最后家长还会再做一次,那么我不认真做也可以。厦门儿童心理医生-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家长们都想悉心照顾孩子,让孩子快乐的成长。但是家长们要清楚一点:“受到悉心照顾”和“娇生惯养毫无做事能力”是有差别的。家长们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精细对待孩子,关注照顾孩子的需求。但是不能为孩子包揽了一切,让孩子完全不沾阳春水。学会做家务,学会照顾自己,对孩子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文转自:鲍秀兰诊室的博客
郑重的声明:本网站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15305020431
厦门心理咨询-官网: http://www.xmxljg.com
机构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北路世纪海湾巴黎楼1901室